分类:开题助手 更新时间:06-20 来源:网络
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1987年一经问世,便在世界文坛引起了轰动,至今热度仍未退去,他的作品被翻译成三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在中国的读者群也越来越多,所以研究这部作品的人也越来越多,现在知网上关于《挪威的森林》的论文不计其数,但是专门研究他的悲观意识的论文却没有。主要研究范围大致包括分析《挪威的森林》中的死亡链条、死亡原因、死亡意向、死亡的哲学意义、死亡美学、反思日本独特的生死观、友情、孤独、失意、寻找灯。在不同的阶段人们对于这部作品有不同的理解,比如1989年至1996年,《挪威的森林》刚进入我国时,出版社为了提高销量,把它打造成性爱小说;1998年至2000年,《挪威的森林》中的孤独感引起人们的共鸣;2001年之后,成为青少年的性爱启蒙书。近年来,大量关于这部小说中的友情、孤独、死亡、迷失、救赎女性悲剧等论文的发表,研究是视角多样化,关于其中生死观的论述也越来越深刻,本篇论文主要就从这些方面探讨其中的悲观意识。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挪威的森林》中的好几个人物都是通过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的,木月、直子的姐姐、直子的叔叔、直子、初美等,他们都是在生命中最好的年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没有任何预兆,让人想不出任何理由,但是他们对于死亡没有一丝恐惧,死的那么的毅然决然。死者又对生者产生影响,正如渡边所说“死不是生的对等,而是潜伏在我们生之中。”对《挪威的森林》中悲观意识的研究可以让我们对作品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于日本本土文化也有个了解。同时,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申请学位,必须提交相应的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后,方可取得学位,可以这么说,毕业论文是结束大学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一个中介和桥梁。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才华的第一次显露,是向祖国和人民所交的一份有分量的答卷,是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报到书。一篇毕业论文虽然不能全面的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但它总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一个人的能力与才华,向社会展示自身的价值,撰写毕业论文在学业生涯中是一件值得留念的事情,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唤起的对科学研究的极大兴趣,所激发的对科学事业的满腔热情,以及写作中辛勤的耕耘,导师的教诲和拿到学位证书时激动人心的场面,等,都会变成美好的回忆,深藏在记忆中。此外,撰写论文是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专业考核的重要环节,1981年全国实习学位制度,规定凡申请学位者,都要提交学位论文,目前,撰写论文制度,不仅在全国高等院校中普遍实行,而且在各种形式的高等业余教育中也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实践证明,撰写毕业论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出好人才的重要措施。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本文除引言和结论外,预计由三个部分组成。引言是村上春树生平的介绍和研究其作品的回顾。结论是总结文中悲观意识的各种表现,进一步升华到对日本社会的不满和控诉。
第一部分:悲观意识在文中的具体表现
总结文中生死事件和生死意向。比如木月在汽车里利用排气管自杀,直子的姐姐和叔叔的自杀,直子的自杀,阿绿的母亲和父亲的死亡,初美的自杀,玲子的自杀未遂以及文中象征着死亡的那口井。死去的人又对活着的人产生了影响,可以说是一个个死亡事件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死去的朋友们在选择以自杀的方式告别人世时,所呈现的精神状态都惊人的一致,他们没有丝毫的恐惧,也没有丝毫的预兆,对于尘世间没有一丝一毫的留念。如果是个别现象倒没有什么奇怪的,但是渡边身边的朋友都这样了,势必会引起我们的深思,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人可以这样的“视死如归”?从作者对他们描写的笔调态度中看作者要反映的悲观意识。
第二部分:从主人公的悲观意识看作者的悲观意识以及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
这部分将主要从主人公的悲观意识出发探讨作者的悲观意识,阐释作者的悲的社会渊源,产生这种生死观的社会原因等。日本四面环海,地域狭小,多火山、海啸、地震、雪灾、台风等自然灾害,从而使得日本人自古便形成了生命易逝、孤独封闭的心理。以及其推崇的武士道精神都体现了日本对于死亡的崇拜。就像《挪威的森林》中渡边所说的“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死亡是高尚的艺术,死亡是美的最高境界”。其次,从《挪威的森林》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喜欢披头士,喜欢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等,说明作者不仅受日本本土文化的影响,也受西方欧美文化的影响,小说中的核心生死观念便于欧美当时的存在主义相接轨。所以,形成这种悲观意识的源头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第三部分:从悲观意识中看对日本社会的不满和控诉
《挪威的森林》中折射出日本青年一代在时代巨变背景下所特有的青春特质,并从当时社会的大背景及村上春树的个人经历入手来探究产生这种独特性的根源。
研究目标:从作品中分析作品所表达的悲观意识以及作者的悲观倾向,从而进一步探寻形成这种悲观意识的原因。
预计解决的难题:作品中大量的死亡事件和死亡意向的分析总结,以及对于形成这种悲观意识原因的分析把握。
研究工作条件和基础
1,当代学界对《挪威的森林》死亡主题的研究现状,熟悉日本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日本独特的生死观。
2,阅读大量的文学文学评论作品,有较好的文论基础和理论知识。
3,有一定外国文献查阅、翻译能力,能读懂作者的基本观点。
4,收集资料,通过图书馆、网络收集研究《挪威的森林》的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