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大专论文 更新时间:08-24 来源:网络
《泰坦尼克号》的配乐分析
《泰坦尼克号》是好莱坞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所执导的一部电影,它的影响力和所取得的成就都毋庸置疑的肯定了这部电影的成功和伟大。《泰坦尼克号》的成功可以说是由于詹姆斯•卡梅隆拍摄、制作的精良和剧中主人公的伟大爱情故事震撼了观众,但詹姆斯•霍纳的配乐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意义,卡梅隆被霍纳在《勇敢的心》中的配乐所折服,所以邀请他为电影配乐,这才有了这部令人动容的伟大电影。
片中詹姆斯•霍纳采用了交响乐流行乐、爱尔兰乐、电子音乐等多种音乐元素,运用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民族主义等多种表现手段,将各种审美的观众都吸引而来。音乐与影片的结合堪称天衣无缝,演绎出了一段惊天动地的旷世恋情,并将残酷的现实和浪漫的爱情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令人赞叹的艺术魅力。
电影中共使用了15个配乐段落,每个都有各自的主题。霍纳在很多段落都运用了电子音乐,再透过管弦乐队来诠释主题音乐,加上挪威女歌手西塞尔天籁般的人声演唱,使全片的音乐既具磅礴气势,又有浪漫史诗的悲凉,可谓刚柔并济。影片一开始,人们登船体验泰坦尼克号这艘史无前例的航船第一次航行,兴奋、激动,船上船下挥舞送别的双手,缓缓响起一首由爱尔兰风笛深情演绎的歌曲《永不后悔》,伴着女声无词哼唱,充满浓郁的爱尔兰民族风情,不论是从创作风格,还是演唱方式来说,都具有独特的韵味,悠扬、抒情的曲调给人以淡淡的忧伤又有直击人心的穿透力,更感受到了人们对这次远航的希望。随着游轮的起航,音乐也发生了变换,这时的音乐让人体会到亲人之间对离别的恋恋不舍和对梦想起航的期望,这种略微感伤的音乐也奠定了影片的感情基调。不难发现这段音乐其实是根据主题曲 《我心永恒》片段变奏而来的一段音乐,因而凸显出音乐在影片中穿针引线的作用。而后随着罗丝的回忆,观众开始领略到了泰坦尼克号当年雄伟壮观、震撼人心的风采,同时伴着大型管弦乐队的演奏,影片的音乐风也从低沉转为明朗,节奏逐渐加快,预示着一段伟大故事的全面展开。
影片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对爱尔兰风笛的运用。霍纳对爱尔兰音乐一直情有独钟,他认为风笛的音色中带有明显的苍凉感,总能给人带来凄美、哀婉的感觉,是一件被人们称为最能引起乡愁的乐器。在影片多处情节中都加入了风笛,比如影片开头的音乐,又比如杰克领着罗丝来到了三等舱参加派对,在这个派对上,观众近距离地欣赏到了苏格兰民间舞曲和舞曲欢快的旋律。在舞曲热情奔放、欢快自由的风格带动之下,罗丝也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她第一次体会到这种平凡的快乐,压抑已久的情绪也得到尽情释放。在这种音乐的熏陶之下,罗丝找到了真正的自我,也对杰克产生了莫名的情愫,使他们的情感进一步升温,因此这段音乐不仅抒发了人物的情感,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之后,在他们的爱情主题中,《我心永恒》的主题音乐一直萦绕在耳边,风笛与钢琴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风笛悠远甜美的天籁之音表现了甜蜜美好的爱情,而钢琴厚重流畅的琴声又显现了爱情的庄严肃穆,这凸显了霍纳在配乐方面高超的技术和独特的见解。
在表现灾难一段中,霍纳又展现出独特、高超的配乐技术。灾难来临时,詹姆斯•霍纳用快速短促的弦乐节奏、尖锐的小号和嘹亮的圆号吹奏的旋律对比,还有长号的阴沉来分解和弦式的旋律,更有各种打击乐器的交错使用,配以银幕上张皇失措的乘客的各种表现制造出大难来临时人们的绝望和悲天悯人的情怀,音乐的种种都透过观众的耳鼓不由分说闯进心灵,就如死神的敲门,令人不由不心生战栗,其强烈的听觉效果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尚永娜. 电影《泰坦尼克号》音乐赏析[J]. 电影文学,2014,14]沉船时,甲板上乐队演奏的情景可谓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之一,演奏家们从容的演奏,既是在抚慰慌乱的人群,也是在向人世间做最后的告别。平稳舒缓的音乐与人们慌乱逃生的画面形成巨大反差,这首感人至深的歌曲陪伴着人们度过最后的时光,令人潸然泪下。
影片最后,罗丝趴在木板上看着杰克渐渐沉入海底,片头的主题音乐再次响起,挪威女歌手西塞尔的温柔演唱与风笛相互萦绕,一段美好而又悲惨的回忆至此结束。影片结束,终于响起由席琳•迪翁演唱的主题曲《我心永恒》,这首贯
穿影片始终的乐曲终于以完整的形式出现了,霍纳这一巧妙的安排既是对影片的一个总结,又是对主人公伟大爱情的讴歌,更是对伟大人性的赞扬和肯定。
《泰坦尼克号》可以说是霍纳里程碑式的一部音乐作品,他巧妙地铺成出喜悦、悲伤、重生等音乐主题,不仅让人们为爱情动容,为可怕的灾难恐惧,更告诉了观众什么是人类情感中永恒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