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大专论文 更新时间:08-24 来源:网络
说到蒙族人们都会想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与当地淳朴彪悍的民风。这也是蒙族舞蹈中的特点。在蒙族舞蹈中有着对大雁雄鹰的模仿,有对骏马的模仿。舞蹈丰富的表达了蒙族人民的心境情感和舞蹈形态。在借鉴中国古典舞形神劲律的同时也将蒙族图腾文化融入舞蹈表达中。因此在蒙族舞蹈中手、脚、膝、腰、肩、头的配合随处可见,有时强调某一部分的单独韵律,有时整体统一的律动。体现了蒙族舞蹈潇洒、豪迈、舒展等风格。蒙族舞蹈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舞步轻捷,节奏明快,在一昂首、一跃马、一扬鞭之间洋溢着蒙族人的纯朴、热情、勇敢、粗犷和剽悍,表现了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蒙族舞蹈与美酒有不解之缘。在民间,几乎有酒必有歌舞相伴,有歌舞也必有美酒助兴。说蒙族是以酒为伴的民族一点都不为过。
蒙族是马背上的民族,游牧为生。马是他们主要的交通工具,在生活生产中随处可见蒙族舞的影子。
从动作韵律方面来说:肩部动作复杂多样、柔中带刚;腕部动作干脆却不失韧劲,以提压、弹拨变化为主导带动手臂的动作;身体动律多以摆身、靠身、推身;脚步要沉稳,强调下沉,双脚落地要扎实。
从基本体态来说男生女生体态略有不同。
从男生体态特点来看:彪悍、挺拔、粗狂、雄健、潇洒等特点。
从女生体态特点来看:挺拔、开阔、端庄、含蓄、稳健等特点。
男女生也有很多相似的特点,上身略后倾,立腰挺胸,后背略后靠。仰头,颈部稍后枕。表现了草原儿女面向草原背靠蓝天的草原情怀
从肩部来说蒙族古老的民间舞蹈对于肩部没有特殊的演绎,贾作光老师深入牧区在蒙族人民的生活中逐渐提取出肩部的动作,更加丰富了蒙族舞蹈的表演。贾作光老师编导的蒙族舞蹈《鄂尔多斯》中生动形象的体现了肩部的灵活多变刚柔相济。
蒙族舞蹈肩部动作是丰富有硬肩、耸肩、抖肩、绕肩、碎抖肩等。蒙族舞蹈的特色大部分集中在肩膀的律动上,刚柔相济、柔中有刚、刚中有柔。从蒙族人的生产生活中的挤奶、套马,慢慢提炼出蒙族舞蹈肩部的神韵,也是表达蒙族人民感情的重要符号。
基本手形: 四指并拢、伸直、拇指自然旁开稍翘,五个手指在一个平面内,形成“板手”。如果没有手位和手形的配合,会使动作单一,有手位与手形的配合就会使舞蹈更加有活力。手位动作:一位,双臂平伸于小腹前,手心向下。二位,双臂体前斜下举,手心向下。三位,双臂侧平举。四位,双臂斜上举,手心向下。五位,双手左(右)胯侧按掌。六位,双臂肩侧屈手指触肩。七位,双手握拳,拇指伸出叉腰,手背朝上。八位,双臂后被于体后按掌。
蒙族常用脚位:1、自然位,脚后跟并拢,双脚尖分开60度。2、大八字位。3、基本位。4、踏步位。
蒙族基本舞步:1、马步。2、踏点步。3、平步。
从整体来说:蒙族人民宴请宾客微醺之时,会运用肩部的动作和宾客进行交流,随着情绪的高涨会拿起碗筷进行舞动。从而进行身体各部分的律动,在舞动时身体各方面都有配合,也会加入小范、晃身等自己对情绪抒发而作出的细微的舞姿。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处理舞蹈以及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蒙族舞也有很多分类例如:筷子舞、安代舞、盅碗舞、摔跤舞等。
筷子舞:蒙族善用各种生活用品作为道具,如:筷子、酒盅、碗等。筷子舞便是充分利用了筷子,作为跳舞的道具。舞者左右手各拿一把筷子,筷子尾部系有红色绸带,舞动时以筷子敲打身体各部位而发出声响而配合伴奏的韵律。舞蹈节奏由快到慢,舞动起来时而舒缓、时而奔放,带动筷子尾部红色绸带随筷子的打击而飘荡,极具表演性。
盅碗舞:盅碗舞也称为打盅子,舞者双手各握两支酒盅,伴着音乐节奏,两只酒盅相互撞击而发出的声音,同时配合手部臂部一些绕弯的动作极具表演性,表演者有时还在头上顶碗、顶灯。进行柔臂、拉臂等动作极具技艺性。
蒙族舞蹈的节奏及动律特点:在舞蹈艺术表演中,节奏尤为重要,节奏是表达舞蹈感情、力度的基础。处理好蒙族舞蹈的节奏,才能更好的凸出蒙族的精神气质。并且,可以视它为舞技意义上的再升华,蒙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从蒙族舞蹈方面讲,是对风格美外部形态的蒙族精神化。蒙族人民的精神特征是在大草原的生活中而逐渐形成的,主要表现为热情、勇敢、爽直的性格,同时又反映在舞蹈中,表现出“天之骄子”的潇洒、豪迈气质。舞蹈中,眼神、面部表情、脚步结合形成了视觉上的蒙族舞蹈艺术的立体化,而这种立体化源于生活的积淀,具备着厚重的文化内涵。肩部的动律呈现出流动性质,而身体习惯于侧向,眼睛极目远眺,时而 俯临前方,表情明朗豁达而又坚毅。
蒙族舞蹈是贾作光老师从蒙族原生态舞蹈中提炼并且在从蒙族生活中提取舞蹈元素而形成的,社会在发展、进步、蒙族舞蹈也有着细微的变化。现代舞是西方为反对芭蕾舞对身体的束缚而产生的舞蹈,随着中国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接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也渐渐的受到了西方现代舞的冲击,蒙族舞也其中比较明显的例子。在保留蒙族舞蹈风格特点的同时,加入西方现代舞的元素也是对于蒙族舞蹈的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蒙族人民也渐渐的过上了安定富足的生活,对于工农业也开始进行生产创造,很多草原游子也走出了草原,在外谋生。但他们的内心永远记挂着草原。舞蹈编导们在进行舞蹈创作、舞蹈元素提炼的同时也加入了现代舞蹈的元素以及编舞手法。更加贴近现在蒙族人民的生活以及更深刻的表达蒙族游子心系草原的心境。对于中国民族文化也有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