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文献代码 更新时间:06-11 来源:网络
一、文献综述与调研报告:(阐述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参考文献)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七天》是著名作家余华于2013年推出的长篇小说,一经问世就受到媒体和读者的高度关注和广泛争议,其中诟病的地方主要是余华在小说文本中堆积拼凑了大量社会新闻,因此有人说这部小说是一部“新闻串烧”,甚至用“鼠标点一点、尽知天下事”来评价这部作品。关于《第七天》广泛借用社会新闻而引发的争议,在国内已经有了一些相关研究,褒贬不一。郜元宝批评余华《第七天》没有产生“以往那种令人耳目一新、震撼得瞠目结舌的效果”,表达了对余华以及《第七天》的失望,张定浩的《<第七天>:匆匆忙忙地代表着中国》(《上海文化》2013,5),几乎完全否定了这部作品,指责余华将诸多的社会新闻以这样一种无所顾忌的平庸方式植入小说情节之中,完全不像是沉潜七年而倾力完成的作品,持同样观点的还有王兴文的《被荒诞美学遮蔽的杂闻汇编——评余华的小说<第七天>》(《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1)。当然,有批评也有赞扬,在北京大学召开的《第七天》学术研讨会上,张清华、张新颖等学者全面肯定了该作品。有关《第七天》对社会新闻的借用,曹卫东表示《第七天》写的都是时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已经不能算是新闻,小说没有给读者期待中的冲击和震撼并不是作家创作能力的缺失,而是在如今荒诞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思想意识的麻木。郭清杨和赵洪星的《在现实的倒影下——由<第七天>看余华长篇小说创作的新变》(《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7)也肯定了余华对小说创作的新变。另外还有一些研究,认可了小说借用社会新闻的意义与价值,同时也指出作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李仲凡和孙小娟的《从余华<第七天>看小说对社会新闻的借用》(《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4)、郝瑞琳的《小说借用社会新闻的得与失——以余华<第七天>为例》(《青年文学家》2016,3)、张婧磊的《新闻事件与小说文本的意义———以余华的<第七天>为例》(《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6)王珍珍的《荒诞中的生存追问——从余华<第七天>对社会新闻的借用谈起》(《山花月刊》2015,9)。不管是批判还是赞扬,余华的《第七天》作为一部新的作品,短时间内就能引起高度关注和研究,定有其意义和价值,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与探讨。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第七天》在出版后的短时间内就引起了高度关注,不管是在主题还是艺术表现方面,《第七天》相较于余华以往的作品都有其创新之处。本课题选择在艺术表现方面小说借用社会新闻这一创新的得失进行分析,揭示艺术真实与新闻真实区别和联系,进而尝试立足于该作品对小说文体的认识、发展及演变进行探讨和研究,为以后的小说文体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参考文献:
[1]余华.第七天[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
[2]余华.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3]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余华随笔选[M].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4]余华.我的真实.余华研究资料[M]. 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5]王侃.余华文学年谱[J]. 东吴学术,2012,(04):108-121.
[6]吴树桥.文学与当下中国的现实景观——评余华新作《第七天》[J]. 小说评论,2013,(5).
[7]张定浩.《第七天》:匆匆忙忙地代表着中国[J]. 上海文化,2013,(5).
[8]郝瑞林.小说借用社会新闻的得与失——以余华《第七天》为例[J]. 青年文学家,2016,(3).
[9]李仲凡,孙小娟.从余华《第七天》看小说对社会新闻的借用[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 30(4):22-25.
[10]张婧磊.新闻事件与小说文本的意义——以余华的《第七天》为例[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27(6):141-145.
[11]张延国.新闻事件如何进入小说?——以《带灯》《第七天》为中心的考察[J]. 美的历程,2015,8(13):147-148.
[12]王兴文.被荒诞美学遮蔽的杂文汇编——评余华的小说《第七天》[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36(1):69-74.
[13]张清华,张新颖.余华长篇小说《第七天》学术研讨会纪要[J]. 当代作家评论,2013,(6).
[14]余华.《第七天》引发争议[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26).
[15]郭清杨,赵洪星.在现实的倒影下——由《第七天》看余华长篇小说创作的新变[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7):54-55.
[16]陈威俊.互文:穿梭在新闻与虚构之间——以余华《第七天》“卖肾”情节为例[J]. 鸡西大学学报,2015,15(10):119-121.WWw.eEELW.COM
[17]王珍珍.荒诞中的生存追问——从余华《第七天》对社会新闻的借用谈起[J]. 山花月刊, 2015(9):124-126.
二、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解决的难题
(一)本课题的基本内容:
第一、论题背景性分析 简要介绍作者余华,分析《第七天》引起高度关注的主客观原因,表明《第七天》相较于余华以往的作品不管是在主题还是艺术表现方面都有所创新,其中,在艺术表现方面余华对社会新闻的大面积借用正是本课题的评论主题。由此,交代清楚课题的来源,并为本课题下文的研究奠定基础。
第二、《第七天》“新闻串烧”的表现 立足小说文本,阐述小说中借用社会新闻的情节,并使之与真实事件进行对比,发现其区别与联系。同时结合本课题现有的文学研究成果,进行综合阐述,进而对小说中借用社会新闻这一问题得出自己的见解。
第三、文学与新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新闻作为文学体裁的一种,二者关系往往密不可分,但又有着本质的区别,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研究本课题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第四、对文体的认识 小说作为一种文体,虚构性是它的显著特点之一,长篇小说《第七天》对社会新闻的广泛借用,无疑破坏了小说这一特性,这是余华对小说文体的大胆创新,阐述该创新可能会给小说文体带来怎样的发展变化及影响。
(二)预计解决的难题:
第一、认识新闻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明确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探讨二者在社会功能、艺术表现等方面进一步融合的可能性。
第二、将《第七天》置于当下社会背景中,紧密联系作家的创作思想,分析小说的虚构与现实的荒诞,探索小说文体创新的发展方向。
三、课题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1、文献搜集法:围绕课题搜集多样资料,通过搜集的资料进行课题研究内容的分析
2、归纳探究法:归纳前人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究与补充
3、文本细读法:细致分析旧体诗创作作为郁达夫游记中的一个构成元素与整个文本的关系
(二)技术路线:
1、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论著及论文资料,做好材料梳理归纳;
2、在材料基础上总结分类,做好文献综述,进行深入分析,提炼自己的观点;
3、根据思考与存在的疑问,进行材料的复看与比较,解决问题,理清基本概念与观点;
4、整理思路,拟定提纲,建构框架;掌握论文规范,进行初稿写作、修改初稿最后定稿。
四、研究工作条件和基础
1.课题接受者通过近四年的专业的学习教育,具备了基本的文学素养和理论素养。
2.可以通过手工检索、学校图书馆、电子检索数字图书馆和全文期刊数据库搜集大量的研究资料。
3.经过导师的指导,具备了论文写作的基本技能,掌握了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