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毕业文献 更新时间:11-12 来源:网络
对安徽省铜陵县联盟村部分村民进行问卷调查,按照个人基本情况到就业与保障情况,再到社会心理适应情况的逻辑顺序,设计相应问卷调查,得出失地农民的基本心理适应状况。
调查显示,联盟村失地农民在近三年的时间里,总体上还没有适应城市的生活、生产方式,也没有完全具备一个城市市民的意识。从调查数据来看,尽管相当数量的农民已经慢慢习惯不去耕种土地,但还有接近 17%的人怀念以前的农村生活。工作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还不是很高,只分别达到 28.89%和 40.06%。比较突出的是,到目前为止,真正感觉自己是城市市民的人只达到 16.39%,还达不到调查人数的 20%。综上分析得出,大部分的失地农民还没有完全适应城市中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存在着明显适应不良的问题。
调查显示,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水平较低,大部分农民未能完全适应城市生活。传统农耕文明形成的生活方式对农民的影响深远,进入城市后失地农民还未能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换,其心理不适应的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居住环境变化带来的憋屈感与不便感
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后处于农民与市民之间的尴尬地位,失地农民从农村走入城市,改变了他们以往的生活方式。农民普遍认为,耕种的土地和自家的宅基地作为祖业家产是祖祖辈辈世代生活的根基。和睦的邻居、耕种多年的土地、经营多年的自家庭院……农民对这些具有深厚的感情基础。被征地后,居住了多年的家和宅基地没了,有一种失了“根”的感觉。农民整天居住在小区楼里,手捧一碗饭聊遍全村、逛遍全村的感觉没有了,每日相伴的鸡鸭猫狗也已经从视野中消失。对村民来说,那些热热闹闹的场景只能在记忆中找寻,自然而然产生了憋屈感。农民失去土地后就业无门,文化程度较高、接受过相应技能培训、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可以很快在城市中找到合适的工作。但绝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低、没有职场工作经验、以种地为生或者年龄较大,很难找到工作。微薄的经济收入,缺乏就业与创业能力,农民失地后就处于坐吃ft空的状态。这使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适应不良。再加上部分原住地市民对他们的冷眼与歧视,出于自尊,自觉不自觉地回避与城市人的交往。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不断产生的焦虑心理,再加上失地农民能力有限,
不会采取合理的心理调适方式来疏导自己的情绪,促使他们更加敏感和自卑。
(二)经济压力过大带来的焦虑与不安
近年来,城市职工的工资普遍有所提高,又有医保等很多福利,加上农产品物价比较稳定,大多数城市居民都能够保障自己的小康生活水平。但对于失地农民来说,他们刚刚失去自己的家园,失去了生养自己的一方水土,造成很多农民对自己的生计和养老问题存在担忧。尽管政府承诺到了一定年龄,会提供一定的养老保障,但也无济于事。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原本生活在农村,一日三餐吃的菜、粮食都是自己家种的,不需要去菜市场购买,而现在每天都要去菜市场采购食物。可能一天开销没有多大,但一年的开销,二年的开销,往后的几
十年的开销,算下来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由表 3 “做市民和农民哪个更好”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仍有 20%的失地农民觉得做农民更好,这其中他们选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在农村生活开销小些。另外,失地农民虽然每个人可以按照 80 平方/人分配到房子,也得到了一定赔偿金(根据安徽省铜陵县联盟村调查结果得出)。但是如果他们没有一技之长,基
本上从事的都是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危险性高的工作,再加上企业主的克扣与拖欠,微薄的工资收入和繁重的家庭负担,一下子拉低了他们的生活水平。面对这样的现实失地农民显得无所适从、无能为力,很容易产生焦虑与不安。
(三)就业不足与保障不到位带来的担忧、抵触与失衡心理
农民最大的财富是土地,土地为农民提供了一份正式的务农工作。失去土地,对农民来说就意味着失业。在征地补偿中,政府出于节约发展成本的考虑,往往补偿费偏低,使农民没有获得预想的补偿,再加上除了货币补偿之外,基本上不再安排失地农民就业。这样,农民试图通过征地成为城市“正式工”的愿望落了空。另外《中国网》2008 年 4 月 25 日报道: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杨雄年指出,与城镇人口相比,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整体偏低。调查显示,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是 7.8 年,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 70%以上,高中文化的大概占 16.8%,比例不是很高。另外跟城镇的人口相比,城镇受教育程度平均在 11 年,两
者相差巨大。文化素质的强弱与失地农民在城市中能否顺利实现就业有着重要的正相关关系,文化素质不高导致他们很多职业都从事不了。前途迷茫障碍重重,返回农村已经失去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后路也断了,失地农民成了“耕种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人群。正如陈锡文所言:“农民失去土地后,他当不成农民了,而领到的那点补偿金,也当不成市民,既不是农民们,也不是市民,只能是社区游民,社会流民。”1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失地农民很容易产生抵触与失衡心理,想要实现可持续生存与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异质性社会交往导致的封闭与自卑心理
失地农民多以“熟人”交往模式为主,对与自己具有血缘、地缘关系的人交往密切。少于外界尤其是城市市民进行交流,所以失地农民转变为城市市民的过程中具有明显被动的特征。这种被动的思想意识使他们中的许多人缺乏主动走进城市生活的积极性。再加上社会关系网络本身具有封闭的特点,把失地农民原有的生活方式全都打破,使失地农民不得不去接触、吸收新的文化价值观念,使自己尽快地融入新的生活环境。原本城市户口的居民在就业、生活、医疗、教育等许多方面与失地农民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失地农民从心里非常希望得到城里人的承认和接纳,但这样却显得非常自卑,他们除了老熟人之间来往,基本上没有其他朋友交流,生活非常单调。失地农民虽然拥有了市民身份,成为制度中的城市人,但长期积累的农民式生活习惯在短时间内却不易改变。相对而言,城市市民在生活习惯和文化品位上都优越于农民。城市居民对失地农民有着天然的抵触,对农民的刻板印象就是不文明、不礼貌、生活习惯不好,文化素质低,认为失地农民的到来只会分享他们有限的城市公共资源。因此不愿意接受失地农民,更不愿意与他们交往并对他们产生某些歧视与偏见。这也延缓了城市对新成员身份的认可。当失地农民发现自己融入不了这个圈子的时候,受到歧视的感觉便油然而生,更增加了他们的封闭与自卑心理。
(五)市民角色意识的欠缺以及城市认同感的缺失
失地农民虽在形式上和身份上由农民转变成市民,但失地农民从根本上转变成市民,除了身份和户口发生转变之外,还必须在心理、观念与思想上达到市民的要求,即具有市民意识。失地农民从农村搬来城市社区住,物质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从务农到为别人打工或者自己做小生意,但劳动性质在根本上没有改变,都属于较为低级的体力劳动,关键是目前的生存方式没有任何保障。与城市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他们不能像城市人那样拥有舒适的工作环境、从事自己较满意的工作和享受各类社会保障等。致使他们没有足够的城市认同意识,对城市缺乏应有的归属感。除此之外,失地农民也很少参与与自己无关的社区政治事务,他们认为这些事情与他们没有多大关系,不愿意抛头露面,缺乏相应的社区参与意识。同时,失地农民也很少关注国家政治事件,他们普遍权利意识薄弱,缺乏维权意识。其对自我角色认同方面仍然停留在农民层面,甚至有部分失地农民认为自己目前的状况不如以前,产生出怀念农村生活的恋旧情绪以及出现抵制城市生活的反市民化的倾向。由上述可知,失地农民所关注的仅仅是与自身密切相关的物质生活方面,比如就业渠道、生存方式等,而与之相对应的非物质文化层面则不太关注,这就制约其市民意识的形成和发育。总的来说,失地农民基本无法察觉自己作为“城市人”的身份,缺乏必要的城市认同意识。具体说来,在城市认同方面,失地农民普遍缺乏市民意识,始终以农民自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