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文献格式 更新时间:02-26 来源:网络
《三国演义》是在正史记载《三国志》以及裴注的基础上,加上民间三国故事的演义与流传而编写的历史演义小说,塑造了一个个历史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作为文学作品,贯穿以“尊刘贬曹”的思想,经过艺术加工,对曹操的人物形象进行在塑造,以文学故事的编排,毫不避讳的将曹操树立为奸诈狡猾,处事多变的形象。
1. 阴险狡诈的处事方式
《三国演义》曹操出场便显示其奸诈的本性。曹操幼时在叔父眼中游荡无度,触怒叔父而被告,叔父希望曹父可以严加管教儿子。曹操便牢记在心,心生一计。一次曹操在拜访叔父后,装作中风倒地,叔父连忙告知曹父,曹嵩过来后,曹操安然无恙,装作若无其事。从此,叔父反而失去了曹嵩的信任。当部分孩子还在为撒谎挨骂和害怕的时候,曹操却以这样的办法达到自己的目的,某种程度上他的狡诈已经悄然显现。
直到吕伯奢一案,彻底奠定了曹操自私残暴的一面。曹操行刺董卓失败,逃亡成皋县,被叔父吕伯奢相救。后因自己的疑心过重而杀死吕伯奢全家十几口人,在逃走的路途上,为掩盖罪行,又将吕伯奢杀死,留下“宁叫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人生信条。曹操的做法,一错再错,形象就此一落千丈,极端自私的本质无法掩盖。
《三国演义》中曹操“梦中杀人”更是让其奸诈到让人无法想象的地步。七十二回中曹操说“恐人暗中谋害己身”,便吩咐身边下人,“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后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响而起,佯竟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众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其他人没有敢靠近的。曹操为防止他人行刺,便先发制人,自己散布梦中杀人的谣言,身边的人却无辜的成为他的棋子。之后,再也无人敢亲近他身。
2. 狠毒圆滑的御下之术
儿时的曹操面对自己的叔父,已经有对付的方法。而当他统领千军万马,面对手下士兵,更是有圆滑老练,有奸诈的御下之道。其中,“割发代首”便是曹操圆滑御下之术的代表。《三国演义》第十七回中写道:“大小将相,翻过麦田,但有践踏着,并皆斩首”“官军经过麦田,皆下马以手扶麦,递相传送而过,并不敢践踏。操乘马正行,忽田中惊起一鸠,那马眼生,窜入麦中,践坏了一大块麦田。操随呼行军主簿,拟议自己践麦之罪。主簿曰:‘臣相岂可议罪?’操曰:‘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众?’即掣所佩之剑欲自刎。众急救住。郭嘉曰:‘古者《春秋》之义:法不加尊。臣相总统大军,岂可自戕?’”
曹操在行军之前已有规定,任何人不可践踏农田,军令如山,人人遵守。而当曹操的马因为受惊窜入农田践踏青苗时,却在郭嘉春秋大义的劝说下,以“割发代首”将死罪抛的一干二净。而在此过程中,曹操并非一味的为自己开罪。他以带头执法的做法,表现了自己的法度严明,以“凛然”的割发达到震慑三军的效果,同时也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在常人看来,一件理亏的事情在曹操的操作下,却震慑了三军。小说以生动形象的描述将一个弄权者的形象跃然纸上。他的奸诈形象,用罗贯中的话表达是“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
借王垕头将曹操的狠毒更加深入人心。在《三国演义》十七回,“操军相拒月余,粮食将近”,曹操便与仓官王垕商量,曹操提出建议“可将小斛散之”,之后“操暗使人各寨探听,无不嗟怨”。而后曹操召见王垕:说出“欲借汝头以示众”,王垕被“推出门外,一刀斩讫”。其实,事情很明确,曹操因缺粮而生计,稳军心而杀粮官。曹操将罪过转移到王垕身上,他却成为曹操稳军心的无辜棋子。
3.心狠手辣的对敌手段
对待敌人,曹操“徐州屠城”显其心狠手辣。当时曹父曹嵩从琅琊赶往曹操大本营兖州中途时,经过徐州。徐州太守陶谦为不得罪当时实力很强的曹操,准备亲自迎接曹父,并设宴款待。无奈手下归顺的张闿等黄巾余党,因跟随陶谦无利可图,贪财而杀死曹父。陶谦没想到本想讨好曹操,反而弄巧成拙,徐州难保。曹操一方面为报父仇,另一方面,利用这一正当理由,攻入徐州,占领这一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曹操“悉起大军,洗荡徐州”,“令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将屠戮,以雪父仇”。数十万百姓终难幸免,“操大军所到之处,杀戮百姓,发掘坟墓”,极其残忍,且祸及无辜,罪恶滔天。
除此之外,曹操对待国舅董承一家也是残忍无极。《三国演义》中曹操的闪光点也很多,但是更多的将其塑造为“奸雄”的形象。而历史小说的演义,将曹操的奸雄形象深入人心。对于《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差异,接下来,我将从几点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