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文献格式 更新时间:03-23 来源:网络
浅谈我的黑白木刻创作中的黑白处理
摘要:生活中充满着色彩,这些色彩带给我们丰富的内涵以及各种各样的情趣体验,但是在木刻版画的世界中,黑色与白色就体现了对所有色彩的概括。黑白木刻是不同于其他绘画艺术的一个品种,其自身的黑白语言就是它的一大艺术特色,本文从黑白的组合以及创新性灰调的应用来讲述。深入细致的探讨黑白灰之间相互转换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画面中和谐运用,所产生的画面效果以及传达出来的人文精神、情感等。
关键词:黑白木刻 黑白关系 黑白运用
一、总述
西方的传统版画在一定程度上是复制版画,它只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没有自己的独立意识形式,随着版画的不断发展,传统版画受到了一定的挑战,英国人毕维克创立了创作版画,由此进入了创作阶段,版画的语言如黑白变化,刀法变化等都日益丰富,成为创作语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版画艺术的不断发展,语言也逐步向前发展,二十世纪初,表现主义画派的出现,使技法、表现情感和表现内容方面又促进了一大步。我们国家的创作版画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先生把西方版画的表现方法与语言移到了中国,发起了新兴木刻运动,中国的版画也进入了创作时代,也是现代版画的开始,由此中国版画的创作语言日趋丰富,不断成熟特别体现在黑白变化和刀法变化上。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创作进一步对黑白处理进行探讨与研究。
二、黑白木刻中的艺术语言
(一)黑白的构成规律
黑白木刻是一种单调的版种,画面的表达有一定的局限性,它没有浓淡的区别,都是通过黑白的点、线、面及其之间的相互组合来表现画面。首先,在黑白中,白色有向外扩散的感觉,黑色则有聚集的感觉,所以在处理画面时要注意这一点,才能使画面的黑白配置更合理。其次,德拉克罗瓦告诫大家:“在动笔之前,画家必须对眼前物体中的主要线条对比有清醒的认识。”由此可见,线条的重要性,线条是由无数的点连起来的,点被逐步从狭小的惯用范围内解救出来,发挥其力量,由于点的移动,从而在视觉上形成线条,线是美术作品中至关重要的要素,线条是活的,具有方向性,表现性等,线条的组成在构图中是非常重要的,常见的线条有直线,曲线,斜线等,这些在版画中的运用也是很常见的,正是不同线条的穿插运用,画面才更显丰富。由点及线,由线到面,在美术作品中大家的视线都是被画面中的面所吸引,不会单独去看线以及点,在版画中也是这样,构成中,都是面与面之间的穿插,从而又会造成人眼的错觉,会不由自主的想成一个整体,会探究其中的深度和广度,艺术的生命,乃由形的变换而来。
最后,在木刻版画中,,黑白之间的遮挡关系和黑白的虚实关系也是黑白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画面中,两者的相互组合形成的新的构成形式,从简单到复杂,画面的层次也逐步推进,质感也逐步加强,黑白之间的遮挡很大程度是对画面的处理,使之尽量的合理。画面的空间虚实关系是依靠黑白技法实现的,近处的景物可以刻的实一点,黑白对比强烈,背景物及其他的可以虚化一点,多用灰调子,配合着主体物,融进画面中。各种形式与方法在画面中要善于运用,可以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色彩与情感,同时在自己的作品中可以稍加创新,使点线面的运用更加随意与灵活,让整幅作品活起来。
(二)、黑白的色彩表现
正如版画大师珂勒惠支所说:“黑白是版画艺术的生命。”在木刻版画中,只有黑白,但却是对世界色彩的概括,这是一种最淳朴却是最真挚的色彩,黑就黑的痛快,白就白的明朗,干净利落,不掺杂质,比较单纯,但是也很强烈,黑称白或者白称黑这种画面形式常常影响着画面的构成形式与情感表达。在不同的绘画领域中,黑色与白色都可以分出很多丰富的层次出来,我们能在视觉上产生更具层次的空间感,甚至产生冷暖的对比色彩,给人以不同的视觉色彩感受,版画的色彩是丰富且细腻的,只有用心感受,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真谛。比如油画,国画等,在这些类型的绘画中,黑色与白色不再是单纯的一种颜色,是根据画面及背景所赋予的一种动态色彩,不禁让我想到了一词“墨分五色”。
(三)、灰调的表现
黑白木刻中,黑白起着主导的地位,但是中间的过渡色彩,即灰调子,它的运用也在版画的效果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灰调子的运用调动了画面的活力,同时削弱了黑白的强烈对比,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灰色的渐变可以造成黑白版画的不同虚实关系,使整个画面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在视觉上,灰调子的运用会产生一种相对的平衡感,画家的画风也是通过灰调子表现出来,点线面的之间的组合,讲究疏密关系,大小关系,从而构成多种的灰色调子。在黑白版画中,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没有多少变化,但是画面的创新可以通过灰调子的创新形式来突破。但同时对灰调子的运用也要慎重,不要泛滥,要使画面明暗得当,该突出的突出,该融合的融合,一切都是为了画面的整体效果服务。
三、“黑白灰”在创作中的运用
木刻黑白版画有非常大的魅力,因此,在毕业创作中,笔者选择了进行版画创作,经过几天的素材查找,明确了自己创作的内容与思路,决定刻关于抗战胜利的版画。
(一)、人物形体的表现
在黑白木刻中最大的效果就是黑白分明,我最喜欢版画艺术家肯特的一句话,他说:“繁华色彩的舞台上,我喜欢用单纯的黑白,黑白最单纯,最醒目,因为在远距离的视觉中,一切中间调子都会消失,简单而淳朴的话语,却最能打动人的心扉。”[ 姚文放.美学文艺学本体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因此,在笔者的创作中,先抓住整体画面上的黑白效果,大胆的忽略了一些小细节,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笔者的创作版画中,主体物是一个小孩抱着狗坐在沙包上和一个斜倚的军人形象,根据黑白版画构成的基本原理,提前进行了构思,主要通过黑白之间的对比以及灰调的运用来调整画面,画面采用一高一仰,一大一小的不对称构图,使观者的视线牢牢锁住其中,在技法上,用大圆刀刻出孩子天真圆润的脸孔,圆刀刻出来的线条整体比较柔和,适合表现对孩子的刻画,整体黑白基调定下后,再用更小一点的圆刀和三角刀进行刻画,孩子脸部的细节用一些短线等灰调来表现,显得活泼可爱,整个人物很鲜活,在孩子衣纹上尽量处理的细致,有些地方概括,有些地方就要使用大量的灰调来提升层次感,做到乱中有序,大的黑白中又有细节可以看。斜倚的军人形象则通过方刀,斜口刀等,表现出军人特有的硬朗气质,脸部用圆口刀刻画,再通过一些短而急促的小断线等一些灰调通过排列表现细节,衣纹上的处理则是大刀阔斧,干净利索,整体人物形象醒目且黑白对比强烈,同时用圆口刀和三角排线刀进行整体的规划,画面该弱的地方进行修改,使之在一个统一的画面中,主次分明。
(二)、场景的表现
对场景的描写要做到简练,主次分明,要运用大量的黑白对比,整体的削弱效果,“木刻中对黑白对比的运用并不是以机械的模式作为标准的,是由作品艺术构思决定黑白处理的基调的。”[ 谭权书.木刻教程新编[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笔者作品中的背景是鳞次栉比的商铺,旗帜飘扬,在处理时,始终谨记着主次分明的原则,所以一般以灰调表现为主,不能有太过明显的黑白对比,有意识的削弱这种关系,运用不同刀制造出黑白不同的形状和大小,并且运用点线面的之间的组合,大量的使用长线条在黑白中进行穿插,形成疏密有致,有规律的排列,从而联系画面,使之协调一致,在靠近主体物时会使用急促的线条来抓住观者的视线,在空间上稍往后的物体,则采用虚化的形式,细节不用很多,场景的处理比较简单,主要运用黑白的对比,以及黑白比例的运用,场景的黑白关系要服从整体画面的黑白节奏,区分该突出的地方,削弱隐略的部分,突出主体形象。
(三)、情感语言的表现
康定斯基的《论艺术的精神》一书中说到:“艺术史的角度论证了艺术表现的本质不是简单的物质感受或者自然模仿,而是出于某种心理上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人类内在的应世观物的“世界观”的结果,而它正是艺术的绝对目的。”每一样东西存在都是作者顺应自己的内心而创作出来的,它体现了自己对某种东西的诉求与渴望,并且是强烈的,这是毫不矫揉造作的。在笔者的创作中,想表达的是一种新生事物的发展的情感,因此选取小孩和狗,在情感上表现了一种新生事物以及抗战胜利后,整个中国开始发生改变的那种欣欣向荣的状态,在观者看到画面就会有这种感觉,斜倚的军人看着小孩和狗,也代表着整个民族的殷切期望,那就是希望,国家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愿望,通过黑白版画的的塑造,整个形象栩栩如生,让观者看完心中会升起一种蓬勃生机之感,在黑白对比之中,这种情感被表现的淋漓尽致,每一刀,每一块都代表着不同的含义,黑白极其单调的色彩,却蕴含了无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