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文献格式网页 更新时间:02-26 来源:网络
在中日关系史研究中,中国人的日本观一直都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而明代中国人的日本观又是其中极为特殊与重要的一环。本文在充分了解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慎重选择由明代唯一亲自实地调查日本的郑舜功所撰《日本一鉴》一书,从此非官方的史料出发,分析明代中国人之日本观的三个方面:一、普遍性认知:以传统的东夷观为基础;二、转变性认知:“倭寇”并非一开始就等同于“日本人”;三、先进性认知:广泛而较为客观地认识日本。而分析《日本一鉴》一书,不仅对于该书的解读大有裨益,也对更加深刻地认识明代中国人的日本观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作用。
关于明代中国人之日本观的研究,由来已久并且成果斐然。1通过学习这些研究成果,笔者认识到,要了解明代中国人的日本观,最好的途径是翻阅明代中国史籍中有关日本方面的史料。因为这些记载均是出自当时的中国人之手,其视角、观点、观察方法等都非常直观地反映出当时的中国人对于日本的衡量标准。其在史料中所用之词汇、所记之事件、所发之感想,皆体现出了当时的中国人对于日本的认知,即明代中国人的日本观。
就中国史籍中记述日本的史料而言,明代可谓是分水岭。在明以前,对于日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历代官方的正史之中。而到了明代,不仅官方对日本的研究更加重视,民间也受其影响,一种研究日本的普遍性史学潮流逐渐开始兴起。因此,明代出现了大量的日本研究史籍,包括官方的与非官方的。其中,关于日本的研究专著也有了更好的发展,其特点是内容详实并且重视地图,同时开拓了众多日本研究的新领域,更是对明代的“倭寇”问题有了重点的研究。
明代的日本研究史籍较前更为丰富,对于我们充分了解明代中国人之日本观是十分有利的。但在史料的运用上,今人大多还是选择《明史》、《明实录》等官方正史。而官方正史的倾向性都过强,从中我们只能看到明代官方的日本观,对于全面认识明代中国人之日本观,其局限性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笔者想从非官方正史的史料出发,尝试分析一下明代中国人的日本观。
之所以选择郑舜功的《日本一鉴》,是因为在众多明代日本研究史籍中,该书的地位极其特殊。与其它汇编官方史料而成的著述不同,郑舜功曾亲赴日本,回国后用其所见所闻撰写了《日本一鉴》一书。这在明代日本研究史籍中是唯一的一例,其对日本的记载在当时亦是最为全面详细的。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人关于日本的研究,以该书最具水准。《日本一鉴》的史料价值如此弥足珍贵,但学界对其的研究与运用却屈指可数。2因此,笔者选用郑舜功的《日本一鉴》一书,透过作者的亲身经历,来了解明代中国人的日本观。
通过分析《日本一鉴》一书,我们可以看出明代中国人的日本观在几千年来中国人认知日本的过程中独具特色。作为分界点,明代中国人的日本观既保留了传统的东夷观,又沿袭了元代敌对憎恶观的消极情绪,加之“倭寇”问题的冲击,使得明代的中国人更加重视并且主动地去认识日本,也在双方的互动中加深了新的认知。这些都使得明代中国人的日本观是复杂而又矛盾的。一方面,中日两国自古就有友好往来,加之天朝上国的不平等优越感,在对待外国的心态上,中国人看待日本要更为亲厚一些。另一方面,明朝“倭寇”问题的严重化,使得明代的中国人不得不正视日本的力量,也使得元代产生的敌对厌恶心理进一步发展。总之,随着明代中日两国关系的曲折发展,明代中国人的日本观也呈现出了矛盾、复杂、多样化的特点。
而解读明代中国人的日本观,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人之日本观的演变,更有利于我们了解今人日本观的历史根源。对于中日关系史的研究以及处理两国关系、保持两国友好往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