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文献类型 更新时间:06-20 来源:网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飞速转型与发展对青少年的身心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青少年犯罪作为一种社会越轨行为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本文简要介绍了社会标签理论,分析了有关青少年犯罪的研究,以社会标签理论为主要依据,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与作用入手,试图为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越轨和犯罪提出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一)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发展特征分析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社会不断进行着大转型,社会的发展与转型带来了国家经济、政治、文化、人的心理状态等方方面面的巨大变化,原有的社会秩序与发展格局发生变化,新的社会发展模式正在不断建构。社会的发展转型,势必对当代青少年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青少年一般指的 14 至 25 周岁年龄段的人,他们或在中学或大学读书学习,或刚刚踏入社会,正值青春年华最美好的时光,是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
青少年犯罪问题在我国长期是一个关注较广的社会性问题,
1.建国后至“文革”:青少年犯罪未成严重化。“五六十年代,我国青少年犯罪并不突出,仅占 20%—30%;文革期间,青年犯罪开始增多,占到全部刑事犯罪的 60%;从 70 年代后期幵始,青少年犯罪呈现逐年上升之势,但由于数据的缺失,总体上青少年犯罪未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2. 80 年代至 90 年代末:日益凸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历史性的转折与希望,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工作逐步展开。一大批高等院校恢复了正常工作,在“文革”中受蒙冤的教育工作者得以平反昭雪,1977 年以来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制也再度恢复,这就使得大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特别是到了 21 新世纪,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让大学生比例大大增加。
但与此同时,由于“十年浩劫”带来的法律和制度的缺失,加之改革开放势必会把一些西方不良思潮带进国内,导致大学生的犯罪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青少年犯罪案件,在进入 80 年代头三年里,在整个刑事案件中的比率高达 70-80%。” ①
3.90 年代末以来:持续增长。而到了 90 年代末到新世纪以来,大学生犯罪数量继续出现大幅增长,还出现了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的新情况,例如:“ 在共有各类大专院校约 60 所,在校大学生约 45 万人的北京海淀区,2000 年至 2004 年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刑事拘留的大学生人数为 547 人,其中 2000 年为 55 人、2001 年为 85 人、2002 年 100 人、2003 年为
130 人、2004 年为 177 人。与 2000 年相比,分别为 2000 年的 1.5 倍、1.6 倍、2.4 倍、3.2倍,五年间大学生犯罪人数共上升 220%”。②
从数据中就能看出这一时段大学生犯罪的增长趋势,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的一大难题,对青少年自身的发展成长、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乃至对国家的法治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二)社会标签理论概述
关于越轨行为的研究是历史悠久的,传统的越轨理论如文化冲突论、社会失范论等,都分析了社会的大环境中的变迁和发展问题,主要集中于宏观的环境与背景之下,标签理论作为西方社会越轨理论的较新的重要流派,主要形成于上世纪 60 年代至七十年代的美国,则主要将个人发展境遇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内容,该理论以符号互动论为主要依据,将社会作为一种潜在的多元化的组成结构,“标签理论重点探讨了越轨的过程而非越轨的原因”①, 该理论假设了一定的社会共识的存在,当社会越轨行为出现后,社会就会对越轨行为的发出者以“贴标签”的形式进行社会定位,导致越轨行为人成为一个标签人,进而导致其进一步的社会越轨,导致犯罪。该理论着重分析了社会越轨行为的发生过程,强调越轨的相对性。
社会标签理论具体区分了初级越轨和次级越轨。标签理论的代表人物雷默特 (E. Lemert)认为:“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会发生一些不同程度的社会越轨,但大都是临时性的、程度不严重(即初级越轨)但是,如果初级越轨者被重要他人或社会观众发现并公布于众,即被标定为越轨者。越轨者会产生自我预言的过程,即认定自己是越轨者。此时的社会越轨变成为习惯性的、永久性的和程度严重的越轨(即次级越轨)”。②
标签理论主要从几个方面对传统越轨理论进行了突破:
1.越轨行为的社会化归因。标签理论认为,越轨行为无论存在与否,对于个体行为的越轨只是由社会以标签的形式决定的,当一个个体的行为社会定义为越轨行为后,标签就形成了,由此导致该个体不断出现越轨行为,最终形成犯罪。
2.越轨行为的形成发展过程分析。标签理论突破性的将越轨行为出现到发展、恶化的全过程进行了具体分析,从细节上对一个个体从初次出现越轨行为到越轨常态化,最终发展到犯罪的全过程进行的分析。突出了越轨者被贴上标签后出现了阶层固化的现象,使“标签人”无法脱离这一群体,也无法意识到正常行为与越轨行为的明确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