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英文参考文献 更新时间:06-08 来源:网络
宿迁柳琴戏作为宿迁市的地方性民俗,在当地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地位,在体现当地精神文化层面上具有重要作用。在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信息化时代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传统曲艺的发展也受着越来越多因素的制约,亟待针对传承与发展提出核心的问题与相应对策。本文旨在介绍柳琴戏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并重点在梳理其起源与历史沿革的过程中关注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针对现代社会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柳琴戏的起源和风格特点
(一)柳琴戏的起源概述
宿迁柳琴戏,顾名思义,是一种流行于江苏省宿迁市的地方传统戏曲剧种。柳琴戏原名“拉魂腔”(因方言音变也有的地方称其为“拉呼腔”、“拉后腔”等),起源于清代中叶,主要流行分部在江苏、ft东、河南、安徽及与之毗邻的大部分地区,并且在这些地区的传承与发展中形成该剧种的不同流派,展现出不同的地方文化,体现了各具特色的风格,在当地广为流传。在清代中叶该地方剧种产生时并不以“柳琴戏”为名,直到上个世纪初宿迁才定名为柳琴戏,自此成为代表宿迁市地方特色与文化风格的独特的地方剧种。从其产生到发展,至今已在宿迁市流行与传承了 250 多年,成为当地最富有文化特色的代表曲艺之一。柳琴戏的主要演奏乐器为柳叶琴,也叫柳琴(这也是柳琴戏得名的主要原因),是一种类似于琵琶的弦乐器,在外形与演奏方式上与琵琶类似,但音色有所不同。作为地方特色文化的代表,柳琴戏的念白在已有戏剧念白的基础上,通过对京剧、昆曲等多种流行戏剧的念白方式的学习,引进了最具地方戏剧特色的方言,使得柳琴戏在表达时语言更加形象生动,表演的形式更加贴近宿迁人民的日常生活,使得演出高雅与通俗并有,文词与白词兼备,具有相当浓厚的地方乡土气息。
(二)柳琴戏的唱腔特点与演奏风格
柳琴戏一开始只是单纯的单体演唱,后来逐渐发展成当地的传统剧种,是板腔体的一部分。板腔体是中国戏曲的一种结构形式,是以“上下句”为基本单位,所谓上下句就是按照对称的形式上下两句相对,并在上下两句的唱词与音乐上有严格的格律要求的一种结构。柳琴戏属于板腔体的一种,但是没有按照板腔体的规定发展为完整的板腔体系,而是在板腔体的基础上灵活处理,方便了创作与学习。虽然演奏的乐器一样(都是柳琴),但是柳琴戏的男角与女角唱法不同,所以又有“同弦不同腔”的说法。
柳琴戏的唱词结构用当地人的话说就是采用“八句的娃子”和“十二句的羊子”,所谓的“娃子”与“羊子”类似于滕州俗曲以及柳子戏的唱腔曲牌《耍孩儿》与《ft坡羊》,应该是当地人所指的唱词风格。柳琴戏的唱腔方式最具地方特色,男角唱法高亢嘹亮,浑厚粗犷,气势宏大,节奏感表现得十分明显,适合表现人物的心情与心理变化,喜怒哀乐不用通过直接说明来表达。女角唱腔温柔细腻,充分吸收了京剧、昆剧、吕剧等多种流行戏剧的旦角特色,吐字自然流畅,声音婉转动人,余音绕梁,适合表现女性温柔与刚强等多方面的特殊情感,特别是对于女性悲剧的演出,更能是角色的情感与观众互动,令人无法自拔,回味悠长。
柳琴戏的主要演奏乐器为柳叶琴,该琴的形制与音色都与琵琶类似,弹拨方式也与琵琶接近。近来为了适应观众的多元化,宿迁市的乐器制作工匠还合力研究并发明制作出了拥有三至五根弦的音高不同的柳叶琴。除柳叶琴外,戏剧所需要的演奏乐器也在柳琴戏的演奏乐器中,笛子、唢呐、笙、管、二胡、三弦等,现如今还引入多中电气乐器,顺应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其演奏乐器的种类与规模。根据所用乐器的不同,柳琴戏的演奏方式分为“文场”与“武场”,可轻缓,可急促,可悠扬,可震撼,富有地方戏剧的演奏特色。
二、柳琴戏的历史沿革
(一)地方戏剧产生与发展概述
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民族常年杂居聚居,又多次四处迁移。经过长时间的迁徙与繁衍,在神州大地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便产生了许多各民族交流碰撞过程中发现的地域差别,其中,方言、生活习惯、饮食、习俗等方面的地域差异尤为明显。在不同地域中,不同的水土孕育着不同的文化,这些风土人情由各个方面逐一体现出来,而最具有地方性的莫过于方言,因此,以地方方言为载体所孕育出来的地方戏剧,在地方的特色文化中显得尤为重要。
儒家思想尊重正统雅乐的传统在各朝各代深刻影响着社会大多数人的爱好和取向。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民阶级的兴起,市民娱乐消费的需求不断增加,发源于先秦的以祭祀作用为主的傩戏由戏剧起源逐渐转变,到宋朝出现了具有“百戏之祖”之地位的南戏,为其后许多地方戏曲的声腔系统提供了兴起和发展的基础。到了元朝,元政府为加强对汉民族的统治而废除科举制度,许多读书人求仕无门,一方面为了养家糊口,顺应不断壮大的市民阶级的娱乐需求,另一方面对政府充满怨恨满腹苦水,于是开始了大量的戏曲创作,使得戏曲创作在元朝达到鼎盛,成为
“一朝之文学”。元朝之后戏剧表演形式不断发展,到清朝乾隆年间在京城实现了各地剧种大融合,产生了中国的国粹之一——“京剧”。
京剧作为融合南北戏曲特色的国粹之一,又反哺了许多后起的地方戏剧。柳琴戏就是其中的一种。柳琴戏的唱词和念白中有不少吸收了京剧的表演方式,这是众多戏剧各自发展又彼此影响的主要体现。
总而言之,各地方戏剧由各具特色的地方乐器、乐曲、故事传说以及该地方言构成,具有强烈的地域色彩,同时又是该地区最具有排他性的地域文化。正因为这种文化具有排他性,因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剧种的发展,笔者将在下文逐项进行讨论。
(二)柳琴戏的起源与历史沿革
柳琴戏起源于清朝中叶,其产生的源头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受当地民间小调影响,以柳子戏(即“弦子戏”)为基础形成发展;也有的说是源于江苏北部的秧歌、号子,结合当时流行的猎户腔形成。参照《江苏戏曲志·柳琴戏志》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目前人们比较认可的一种说法即是后者。直到清咸丰年间,才有了专门表演柳琴戏的专业表演者与戏班戏社。鸦片战争后到解放前夕,柳琴戏的表演班子形成了业界所称的“刘家班”、“宋家班”与“尹家班”三大班系。其中,柳琴戏的这一名称,就是“刘家班”的领导者刘小项老师所定的。自此之后柳琴戏开始从乡村进入城镇演出,柳琴戏逐步进入了市民的日常生活,成了多数市民们主要的娱乐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加大了对地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扶持,柳琴戏因此与其他地方戏曲一样取得了一度的繁荣发展,当时有名望的柳琴戏艺人全都集结起来,创立一个又一个戏班子进行演出,成立了各个文艺宣传队,使得柳琴戏有机会进一步发展,登上正式的舞台,从地方传统的小剧种走向了代表地方特色的正规剧种的发展道路。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皂河镇文化站通过向上级申请寻求支持,将解散多年的零散的剧团集中起来排戏,并在该县巡回演出多达百余场,又唤起了群众们对于柳琴戏的喜爱与支持。2004 年以来,当地博物馆意识到了柳琴戏作为地方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因此多次组织剧团各地演出,使得这一民间曲艺获得了又一次的宣传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