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怎么写文献 更新时间:06-07 来源:网络
尽管在今天看来,曾经作为公共文化载体的庞然大物——报业现在已经步入黄昏时刻,由此引发的一种失落感难免挥散不去。但是放眼全球传媒业的过程中,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一些传统媒体在冲撞中与新媒体碰撞出了新的火花,它们或是守住内容生产的优势并将其发扬光大,抑或向外借力在老树上发出新芽,或者顺势而为完成了向融媒体的全面转型。以国外《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卫报》,国内《新京报》等传统报纸为典型,在新闻快餐化消费的时代,主流媒体重新探索受众的需求,将专业主义与时代特色相结合,由此生发出严肃新闻新的生机。
本文以上述媒体在新时期践行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为案例,透过考察它们的转型和举措得出新闻专业主义适应时代的一些经验和启示。
1慢新闻——挖掘“快时代”新闻背后的事实
所谓慢新闻,就是在信息冗余的时代,媒体沉下心、俯下身对庞杂的新闻筛选后,抓住新闻的第二落点进行专注地挖掘和沉淀。诚然,新闻时效性是新闻专业主义中不可缺失的一大原则,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一味追求时效性带来的是信息爆炸、新闻碎片化等不良后果。慢新闻蕴含着真实、全面、细致和深入的精神品质在这样数字化高速发展的“快”时代更显得弥足珍贵。
国家地理杂志从 2013 年开始施行一个长达十年的“走出伊甸园”慢新闻计划。该项目旨在报道那些最重要的事情,从移民问题到前沿科技创新。记者 Paul Salopek沿着人类最古老的迁徙路线行走,沿线调查采访、寻找新闻素材、撰写各种题材的新闻报道。如今,他已经行走了 4 年,行走间他发现了新闻报道间潜在的联系,例如海盗报道与科学报道之间的联系、环境报道与战争报道的联系。尽管发现这种联系是以牺牲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为代价,但是游牧般走访的形式使得 Salopek 对移民、战争、气候、文化记忆丧失等时政题材有了更贴切的理解。
时代杂志也在难民报道中运用了慢新闻的——“寻找家园”,包括文字、视频和照片,每天发表在 Instagram 社交账号上、时代杂志的纸质版和网页上。该团队的记者 Trianni 说:“我们尽可能的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好像和我们一同旅行一样。这是 20 年前记者从未做过的事情,将自己投入到报道中,在视频和文本的编辑中体现出不确定性。”①
总体来看,慢新闻中所包含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与贴合时代的操作实践体现在以下方面:
1.新闻专业理念体现在:关注社会与人性,积极承担公共服务职能。从报道形式上来看,“走出伊甸园”与“寻找家园”都采用了连续性报道与深度报道结合的方式,追求对报道内容的全面把握和深度挖掘。在新闻发展的每一个节点上发出报道,这也意味着对新闻人物和他身后的家庭、国家、社会环境、社会结构问题有了全景般的展现和透辟的解释。这种近乎民族志式的调查方法将有助于受众了解具体问题的复杂性,带有“社会学想象力”的视角使得新闻具有了关照人性的意义。
2.操作实践贴合时代体现在:社交媒体同步报道,注重与受众的互动。社交媒体带来的影响是颠覆的,它即时化的传播形式、裂变式的传播效果以及互动化的反馈机制,迎合了快时代受众消费新闻的习惯,同时也增加了受众对媒体的关注度、提升了传受双方的粘性。“寻找家园”专门开设的 Instagram 账号像一个直播日记,有超过
7000 人在每天“追随”报道中的人物经历。“生活是故事最好的来源”,社交媒体使得生活场景的客观还原成为可能,也拉近了受众与媒体的距离。并且,两支慢新闻团队注重收集网民留言,将其作为传播效果分析的第一手资料,这对团队规范操作、专业化运作亦有作用。
虽然慢新闻是媒体在第一落点的抢夺中丧失优势,为了重塑传播力而实施的折衷策略。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这场新闻改革将给读者带来更深刻的分析、更全面的视角。
2核实新闻——坚持核查消息源和言论的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工作的基础。为确保新闻真实准确,媒体必须履行好把关和核实消息源的职能。不过正如前文提到的,新媒体时代下,媒体为了追求时效往往短视核实这一步骤。就中国国内而言,名人去世新闻的报道中常发生“打脸”事件。报道李光耀先生、杨绛先生逝世过程中,以新媒体为代表的媒体为率先发布新闻,夺人眼球,尚未找到核心信源确认消息,就冒着巨大风险做出推送,浪费了公众感情。作为严肃媒体的《新京报》,“致力于对报道的新闻负责,一切新闻和一切责任”,在周有光逝世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便体现了对新闻真实性这一根本的新闻传播规律的尊重。从获知逝世这一消息开始,《新京报》就投入到寻找核心消息源的工作中去,最终没有直接使用微博名人的话语,辗转找到了周有光先生生前的医生。尽管周有光去世的消息发布时,该报比同业晚了有近 2 个小时,但是坚定这种求证的专业要求和职业精神,并不会让它真正落后于同业,消息虽然滞后,但报道真正具有了独家新闻的特质,如时间地点人物等,而不再像是流言。①
有研究者曾直言“这个时代真相越来越少,观点越来越多”,2016 年美国总统选举为这一说法提供了现实的注解。特朗普的政治言论被媒体条条分析过后,疯狂打脸。观点是一家之言,常伴随着虚假的成分和语境化的说辞,具有不确定性,唯有事实才可能永久不变。美国总统选举中虚假的观点与骗局层出不穷,这样的前车之鉴下,“核实新闻”出现在公众视线并落实到了法国总统大选当中。核实新闻即媒体收集线索、探求事实,揭穿或勘正前后不一致的言论、虚假的信息、不合乎事实的观点。
《世界报》编辑部落地了三个事实核查和谣言粉碎计,用以对抗虚假信息在网络和现实中的传播。如使用 Décodex 工具,帮助用户识别他们所浏览的信息来源是否权威可信的工具;与 Facebook 合作,人工标记假新闻,并用算法限制该新闻的传播;参加由 Google 新闻实验室支持的“初稿”CrossCheck 计划,和新闻院校学生合作,进行事实核查。
不论是人工核查还是借助算法,其内核都是使用交叉核实的方式,向多个消息源求证新闻的真实性。核实新闻让我们看到,媒体在被时效性裹挟的时代潮流中还存有
“不忘初心”的理性,也让我们认识到媒体只有回到新闻真实性的原点,才能追求更高层次的平衡、客观、公正等专业目标。
3协作新闻——媒体跨国跨组织合作以提高报道效率
协作新闻强调团队合作、优势互补。它具体的表现形态有:组织内部的新闻调查小组、不同新闻机构的协同合作、新闻机构与其他组织的合作。早期的协作新闻多呈现于单一组织内部,国内诸如《新闻调查》栏目中的新闻调查小组通过团队合作,挖掘事实细节与真相。国外如 2016 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聚焦》中的聚焦小组通过各取所长的分工合作、高度统一的职业规范意识以及确保事实准确的逐层审查机制,揭露了教会神职人员性侵丑闻的故事。值得一说的是,影片背后的原型《波斯顿环球报》也凭借该小组在此次石破天惊的报道中出色的表现获得 2003 年普利策公共服务奖。
目前,我们所处的时代资讯愈加发达,互联网使得各种合作形式的诞生成为可能,调查记者的跨国跨组织协作的程度和水平都在进一步提升。
就调查新闻跨国协作的发展来看,2016 年全球具有共同保障公民获得政府信息权利的《信息自由法》或者与类似条例的国家增加至 115 个,跨国调查性报道因此有了更多的实现条件。记者可以依据新闻线索,从政府尘封的文件中找到事实的蛛丝马迹。如 2016 年一项有近 80 个国家的 400 多名记者参与的国际协作调查,通过记者抽丝剥茧般分析千万份泄密文件,最终揭开了国际大小企业成立不受监管的“离岸公司” 的内情,更揭露了其中逃税、洗钱等被掩盖的犯罪事实,最终导致欧洲多国高级官员甚至领导人下台。
就跨组织协作的而言,新闻机构之间,新闻机构与专业调查机构之间形成了合作的默契。在环境、犯罪、总统选举等事关国家命运的公共议题上,跨组织协作爆发出了强大的潜力。如 2016 年密歇根铅水问题的报道中,《今日美国》由密歇根污染出发
对全美 50 个州的供水系统展开调查,数家来自各地的媒体纷纷加入这场接力赛,如
《今日佛罗里达》、新泽西州《阿斯伯里公园报》、《亚利桑那共和报》等各地新闻机构。它们不仅展现了骇人的饮用水污染现状,也客观报道了各地政府采取的多项举措。
《哥大新闻评论》对此评价道:“对如此分散的全国性问题而言,各地‘甘尼特报团’的成员集中火力、共同调查的方式最合适不过。”①
从调查小组内人员合作到跨国跨组织协作,协作模式的更新升级意味着媒介人员、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共享,这将极大解放媒体的创造力,使得媒体议题不再因为资金、人员配备不齐而局限在本地,能报道出媒体想做、受众想阅读的具有国际视野的新闻。与此同时,协作新闻意味着调查力度的扩大,这将最终提升报道的影响力。
4新闻“可视化”——全方位调动感官以呈现客观世界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出媒介即人的延伸,他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基于可视化技术的数据新闻能从人类视觉发起“攻击”,给人直观感受。VR 技术则对人类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味觉等感官进行全方位
“欺骗”。
VR 是“虚拟现实”的英文首字母缩写,该技术应用于新闻领域可形成基于“场景”的“沉浸式新闻”。即使用 VR 拍摄设备记录新闻现场,然后把素材经过技术处理后呈现在 VR 终端上,给受众带来一种 360 度式的全方位的体验,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并能与场景进行互动。
总体来看,VR 新闻、数据新闻中所包含的新闻专业主义体现在以下方面:
1.形式上,客观呈现真实图景、注重受众体验感。2016 年全国两会上,新浪网的《人民大会堂全景巡游》采用全景照片技术摄制两会现场,并通过 H5 页面形式推出。用户点击链接后可以瞬间置身于神秘的人民大会堂,借助移动手机和切换角度,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内部各个角落。传统报业豪门《纽约时报》于 2015 年 11 月 6 日上线名为“NYT VR”的新媒体 app 产品,专注 VR 新闻短片领域。并且开设每日更新的短片专栏,由三星提供技术支持,叙述世界各地的故事。“这种新的电影制作技术将我们自身与那些远离我们居住的人们连接起来,从而构建出一种奇异的感觉”,《纽约时报》编辑 Jake Silverstein 说。①VR 技术最大的特色就是“浸入式”第一人称视角。与传统的看新闻不同,VR 支持受众成为新闻现场的“参与者”,用影像代替图文,用耳闻目睹后的亲身感受代替记者的新闻建构。一方面加深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认识程度,另一方面也使新闻传播以更客观的形式呈现。
2.内容上,故事般叙述社会问题、人性化表达。“NYT VR”上线至今,最有名的一段视频名为《失落家园》,它讲述了三个小孩——11 岁的乌克兰男孩 Oleg、12岁的叙利亚女孩 Hana 以及 9 岁的南苏丹男孩 Chuol——在战乱中生活的故事。由于战乱不是人们生活的常态,借由 VR 技术能够让和平地区的人们体验到完全不同的环境,对战争和家园有切身的体会。 英国《卫报》在报道伊拉克战争中绘制的数据地图也是同样思路,利用维基解密的数据,借助谷歌提供的免费软件 Googlefusion 制作了一幅点图,将伊拉克战争中丧生的人们化成红点标记在地图上。每个红点背后都隐藏着伤亡人数、地点、伤亡原因等信息,共计 39.1 万条左右。这种冷静的叙事方式既摆脱了枯燥的数据罗列,也避免了记者处理战争问题时煽情化、缺乏理性,用触目惊心的红点表达了万千语言。新闻从业者富于人性的思考透过专业的表达和适当的技术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