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怎么写文献 更新时间:06-07 来源:网络
1在指标体系结构上达成一致
各地区进展不一,实际情况也各有所异。在统一的标准体系下允许分区而制,组建各方力量协同合作制定共性指标,并允许差异性存在。整体架构一致,即在大指标层面上达成共识,在小指标上可以因地制宜。譬如可以增添地方文化特色或是在指标赋值上可以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值,以标准值为目标,循序渐进地发展。书香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重点难点在于如何将一些定性内容量化,所以在遴选指标时应该当尽量避免难以量化的指标,可以使其作为上层指标,在该模块下将其量化处理,分解成若干个操作性较强的指标来进行综合考量。此外,在指标体系层级结构设计上,要注意各层次之间的严谨性和关联度,避免出现重叠。
2突破区域性研究的片面状态。
我国在构建指标体系工作方面属于区域性发展,以中东部地区的几个经济和文化较为发达的省市在此方面的实践探索走在前头,而西部等经济落后的地区仍处在后方。应当积极鼓励各地区积极参与到书香社会指标体系的建设工作中来,效仿其它省市搭建一套地方性指标体系。虽然存在适用性范围较窄的局限性,但实践探索累积的经验却万分宝贵。可以建立一个网络互动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从而打破各自为政的独立状态。对外公示实践结果、指标体系建设工作进展等相关资料,为其他地区或是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性的参考资料,能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在信息获取时的时间、精力等资源消耗。其次亦能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一个献言献策的平台,因为书香社会指标体系的内容复杂多样,涉及面较广,仅凭借一方之力难免会有所遗漏;所以需要集万众之智,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另外,书香社会是为每个人提供优质的阅读服务,并不意味着它单单是一件政府性的惠民工程。它同每个人息息相关,个体不仅作为书香社会建设中的关键要素,也是书香社会指标体系的重要考核对象。
不断加大书香社会宣传和推广力度,动员和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到书香社会指标体系的建设工作中。
3促使实践和理论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双向效应。
我国目前对于书香社会指标体系建设工作以地方实践为主,行业人员的理论研究尚未投入实践中去检验其可行性。虽较地方实践起步较晚,但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两者相辅相成,实践经验的累积能够为理论提供科学可考的依据,使理论结果更具适用性、可行性和科学性。利用理论指导实践工作并在实践过程中检验理论,发现问题并修正,理论与实践双管齐下推动书香社会指标体系建设工作稳步向前发展。
4关于书香社会指标体系指标内容划分的建议
书香社会指标体系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大模块,一是阅读条件建设,二是阅读氛围建设,三是阅读素养。书香社会的终极目标在于促进全社会兴起一股强劲的阅读之风,形成一个人人好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书香社会。从读者个人阅读行为和内在意识上剖析,之所以会产生阅读这一行为,一是阅读需求的产生,可以是内在动力或是外部推力诱发其阅读欲望,继而驱使其采取实际行动去满足阅读需求。与之息息相关的便是阅读条件,即公共文化机构、书店、报刊亭、网络阅读平台等提供读物的阅读供应商,同样重要的便是阅读资源,既包括纸质的也包括数字资源。这是满足一个个体阅读需求的先决条件。而这种驱动意识又是如何诞生的,则源于兴趣或是迫于提升生存技能的需要。其中兴趣又至关重要,因为兴趣是主动意识的触发剂,相比被动阅读产生的抗拒性和负面情绪,明显更能使人产生愉悦感。更重要的是将兴趣演变成一种日常习惯。人会随着周遭的环境而改变自我,阅读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要打造浓厚的阅读之风,耳濡目染加潜移默化。这也就意味着阅读宣传和推广可以提供一个唤醒人们的阅读意识的契机,因此与阅读宣传和推广等营造阅读氛围的相关举措也是必不可少的考核内容。最后,理应将阅读素养的考核纳入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中。阅读成效是由读者的阅读素养呈现出来的,人们通过阅读来储备知识,深化自身文化素养。阅读对人有塑造作用,一个人的内在素养如何亦能在其所阅读的书中窥见一二,也能从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和语言表现力中体现出来。虽然国内目前在关于阅读素养的评价方面有所欠缺,但可以先借鉴国际上一些成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
结语
现阶段我国关于书香社会指标体系的建设虽小有成效,但在指标体系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总体而言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书香社会指标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庞杂,长期性的工程。任重而道远,不能一蹴而就。随着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以及各界力量的投入,相信建立一套成熟稳定、通用性强的书香社会指标体系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