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中文系范文 更新时间:11-29 来源:网络
“占中”事件媒体报道的异同分析
在“香港占中”运动中,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展示出了不同的报道倾向,虽然报道主体为同一事件,但是不同媒体截取出了不同的报道侧面,所以当我们查看国内外媒体的报道时,如若没有一个全面的分析头脑,则很同意被西方媒体的片面报道引入歧途,对“占中事件”产生偏见和错误认识,以下为不同媒体对“占中事件”报道所呈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
(1)率先对“占中事件”各自定性
“香港占中”事件刚刚发生,媒体就迅速对其进行定性。中国的主流媒体如人民日报在最先时刻将“香港占中”事件定性为非法事件,而英美媒体则异常亢奋的将其定性为“将要颠覆中国的雨伞革命、颜色革命”。从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当人们对此事件还未产生一个明晰的概念和具体的了解时,媒体利用首因效应率先对其进行定性分析,这不仅能够让人们从一开始在思维升就受到媒体的观念影响,同时也为后续报道的开展好了心理铺垫。
(2)连续持续地报道和影响
“香港占中”事件持续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中,中国的主流媒体、地方媒体都不断地对其进行连续式的报道,让民众对香港“非法占中”事件有了一个全过程、总览式的全方位了解,人民日报从对香港“非法占中”事件的现状、发展以及产生的巨大危害,人民的怨声沸腾、经济的重挫多维度、多方面、连续时空报道,让更多的人对香港“非法占中”事件深刻了解,并在督促停止“占中”、恢复道路通畅和居民正常生活上贡献了力量。而国外媒体也同样抓住了这样的时机,开始随着运动的持续发展也不断跟踪报道,其中一些西方媒体还“不辞辛苦”地进行长期地蛊惑人心的宣传报道。
(3)对事件香港“非法占中”事件发表社论
新闻评论不同于新闻报道,往往代表一定的机构、组织对当前重要问题和事件的态度、观点、看法,可以指导受众的意见走向、行为走向,形成社会性的舆论压力,发挥引导和监督的作用。
在香港“非法占中”事件发展的第三天里,人民日报就发布了评论员文章《珍惜良好发展局面 维护香港繁荣稳定》,在文章中说到:“‘占中’贻害香港,祸延民众……支持香港警方果断执法,尽快恢复香港社会秩序。”这显然是对反“占中”,促安定打的一剂强心剂。而与此同时,西方媒体也纷纷不甘示弱,对“香港占中”可谓是大放厥词,如《纽约时报》中文网2014年10月13日刊发了文章:《是时候对中国动真格的了》。作者十分直截了当地写道:“从香港到新疆,中国都在严厉地压制政治异议,西方预想的是,通过“建设性接触”。中国会变的更为开放和民主。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中国变得更自信、更强硬,也更封闭。”这样的报道无疑会让西方许多不明真相的民众对香港问题的认识更加雪上加霜。
2、不同点
(1)性质定性上意见相左
在对“香港占中”事件上的两种相左意见从一开始就显现地十分分明,在有关运动的性质定性上。中国大陆以及香港、海外国家的主流媒体与西方的部分媒体意见对冲十分明显。前者将此次运动作为非法的街头运动,而后者则大力鼓吹其为颜色革命、民主运动。正如英国《独立报》在有关的系列报道中,以“雨伞革命”为标题来报道“香港占中”运动,视其为追求民主的合法运动;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还将此次非法运动直指为一次革命。两种截然相反的运动性质的定性,十分鲜明地显现出了两者截然相反的立场和出发点,完全相左的意见性质定性也直接决定了后期的报道的倾向性。
(2)对事件的后果截取不同的观点
在“占中”运动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国内的主流媒体,还是地方性媒体,抑或者是港媒、大部分国外媒体都开始更加深刻地看待“非法占中”所带来的影响。当“占中”的恶果已经逐渐显现出来,除了西方部分媒体之外,其余的各个媒体都开始对事件的后果进行揭露,如10月2日《香港商报》日前发表评论。文章称,受“占中”影响的市民将越来越多,巴士需改道,学校被迫停课,店铺不能开业,员工无法上班。若长期如此,民众正常生活势会进一步受影响,利益进一步受损。这只会引起市民强烈反弹。然而,西方媒体在对此事件进行报到时,截取仅对其立场有利的小部分观点进行例证,例如它们不断叫嚣这次运动上升到了“革命”层面,对民主进程的推进如何意义重大等等,许多根本无法站住脚的观点都是从侧面对其不轨之心的间接揭露。
(3)对“占中”未来态势的两种方式
随着非法街头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重大负面影响开始显现,各大媒体都在督促迅速结束“占中”,恢复道路畅通,让普通居民的生活回归正常不再遭受影响。2014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结束“占中”的观点是众望所归,是普通市民共同的期望。文章中写道:“一个文明法治的社会,决不会放任非法活动,更不会听凭少数人的违法行为侵害整体利益”。然而,西方的部分媒体存在着唯恐“占中”结束、秩序的恢复,西方媒体对香港做了许多不实、带有反华成见的报道。这也开始让人们开始反思和声讨那些在“香港占中”非法运动上大肆鼓吹颜色革命、对运动的发展不断推波助澜的西方媒体。
四、对“占中”事件不同报道的深度思考
议程设置理论最早是由美国人麦库姆斯(Maxwell McCombs)和唐纳德-肖(Donald Shaw)人们在每天通过阅读新闻的过程中,也在潜移默化地受大众传播的报道内容、消息范围以及报道观念、倾向性的影响。所以,媒介如果能够有意识地编选自身报道的内容,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众对这个世界的感知范围、知觉内容以及思想的倾向性[[[]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7 年4 月第一版,第309 页]]。具体分析如下:
1、媒体立场的不同,导致报道内容选取的不同
在“香港占中”事件中,媒体采取的立场各自不同。大多数媒体都站在了秉持中立、客观冷静的立场上。国内大陆媒体立场一致,即为对“占中”采取了强烈坚定的立场,抨击“占中”煽动者的别有用心,同时又对此非法运动进行全面揭露。而香港媒体则立场各异,部分媒体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对“占中”产生的根源以及它带来的一系列危害进行全面报道,同时部分反华香港媒体则大肆鼓吹“民主自治”“港人治港”等一系列谬论妄图蛊惑人心。除此之外,国外媒体的立场不同也导致了最终报道的内容相左。国外媒体如新加坡、南亚地区以及西方的大部分媒体都秉持了公正的态度,对此事件全过程的时事进行报道,如在2014年8月17日境外媒体报道了《“反占中”游行凸显香港民众分歧》,告知世界各处的民众,在“占中”事件中各种力量冲突明显,香港民众呈现出了诸多分析,将事件的全貌进行多方面的展示,让普通民众有更加真实、贴近事件原貌的大体了解。但是,也存在一些西方国家十分亢奋地趁此机会大放厥词、混淆视听,视此次非法运动为一次“颜色革命”“争取民主自由的正义举动”……,忘乎所以地对其极力鼓动。
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无论是国内媒体、香港本地媒体,还是国外媒体,在事件的报道上首先应当采取正确的立场。立场的不同,从根本山决定了媒体对某一事件采取怎样的态度。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一个媒体所持有的立场,直接就能推断出它对问题报道是否客观、准确。为了能够秉持正确的立场和确保报道的公正性,作为新闻媒体,尽最大化对事发地驻派本媒体记者,利用记者在当地亲身地采访而非对于转发其他媒体的通讯,多多了解普通民众的意见和呼声。同时,对于那些持有偏见的西方大众媒体而言,只有秉持公正客观的立场,尽最大可能地摒弃大国偏见,从历史、现实的角度来了解中国、正视中国,从事件发生地全方位报道,客观分析,才能在中国、乃至其他的第三国家的相关报道中采取客观、公正、全面地态度。
2、办报宗旨的不同,报道的侧重点不同
媒体在成立之初就会确立属于自己的办报宗旨,并在后期进行的新闻报道中都会践行媒体自身的办报宗旨。举例来说,《人民日报》的办报宗旨为“为人民服务”,英国大报《泰晤士报》为独立地、客观地报道事实”、“报道发展中的历史”。这些办报宗旨在“香港占中”事件中得到了体现,摒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民日报》将普通民众的正常生活报道放到了突出位置,大量报道“香港占中”非法运动给香港市民、内地普通民众带来的生活、身心乃至情感上的诸多伤害,以此来多多呼吁结束“占中”,保卫最广大普通民众的基本利益,还香港普通民众一个安全、法制、有序的宁静生活。同时,国外媒体例如英国的《泰晤士报》、BBC广播,都遵从独立、客观的办报宗旨,不戴有色眼镜看待“香港占中”事件,全面、及时、公正地进行连续报道。[[[] 西陆网.境外媒体: 反占中游行凸显香港民众分歧.]]据CNN Money 10月1日报道,标题《香港抗议者将付出经济代价》:批评人士担心,香港“占中”行动若持续下去,将威胁到香港作为世界经济中心和亚洲稳定“灯塔”的地位。
3、报道态度不同,对事件的前景看法不同
香港媒体在“占中”事件的报道态度上存在着两种分明态度,首先是站在公众公正立场上的香港媒体在事件的报道上颇有值得赞扬之处,据中国人民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主任殷强7日在中国网上表示,港澳台媒体高度关注“占中”问题,多数以冷静态度对待。占中”发生以来,香港报纸和电视对“占中”都有很客观的报道,绝大多数香港媒体都呼吁这些“占中”者能够尽快地撤离,能够尽快的还香港社会和谐稳定。议程设置拥有的优势作用必须经过媒介的仔细筛选、分析、发布才能体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将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极致,让新闻媒体的优势真正为广大普通受众所享。
但是,并非所有的媒体都站在了客观公正的立场,部分香港媒体采取了反华立场,在对“占中”事件的报道中,抛去展示事件的全貌,仅仅截取相当片面的部分信息。在主流媒体都在呼喊“结束占中、运动清场”的时候,仍旧有一些媒体大肆鼓吹:大批的御寒衣物又被送进占领区了,“占中”有充足的金钱支援,还打算继续负隅顽抗。种种的报道手段都揭示了这一小撮媒体的别有用心。当新闻事件发生在本地时,作为事发地媒体更应该撇清种种利害关系,站在普通最广大民众的立场上,客观报道新闻事件,以国家整体利益为最高利益,多一些理性,少一些偏激,还民众真实、客观的新闻报道。
4、展现手法不同,截取是事实片段不同
在“香港占中”事件当中,www.eEELW.Com国内的媒体在相关报道上呈现出了“由温转热”、由片面叙述到连续报道展现出来。详细来讲,在对此事的展现手法上,中国的主流媒体并未对此事给予太多的关注,从2014年9月份伊始,主流媒体并未对此事件投放太多的目光进行系列报道。但随着“非法占中”开始逐步激烈发展,大批示威人群失去理智,面对此,主流媒体和地方性媒体开始逐步对此问题更多倾斜,对此事件的展现的手法也更为积极、迅速、全面。基于此,面对重大的政治性事件或突发性事件,主流媒体应当从事件的萌芽阶段就给予应有的重视,在广大民众还未逐步了解时,多对事件进行全方位解读,同时更需要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分析,预测未来政治事件的发展态势,为普通民众和地方政府提供有利的借鉴,发挥主流媒体的意见领袖的作用。
与此同时,地方性媒体在政治性事件中更多是转发主流媒体的报道,太过意见一致、完全统一而使得言论的失去了应有的多元化。面对较为敏感的政治性事件,地方性媒体作为更加贴近地方民众、地域性强的媒体,可以在事件的报道上小小处入口,使得报道更加具有新鲜感和生活性,例如从本地区到香港旅游的民众的口中可以得出对“占中”的个人态度,多对香港的普通民众进行采访,了解他们的生活上所受到的影响和对此事件的真实看法,以及作为本地区主人翁,对此事件的未来发展说出自身的独特看法等等。国外媒体为了能够使得自身的观点更加被深刻理解和接受,在报道方式的选择上,将大量的评论员文章置于醒目位置,直接以固有的态度和观点影响受众,使得受众的态度被煽动至最大化,而部分反华、号称追求民主的观点也被西方受众逐步接受,这样的报道方式对一般知识层面的受众影响极大,因而新闻报道产生的效果也就极大。
总而言之,透过“香港占中”事件,我们不仅看出了各个媒体的报道独有特色, 同时也十分鲜明地感知大众传媒在议程设置上的巨大作用,因为各自报道的不同策略,在报道中以及最终影响上都产生了各自不同的效果。在媒体就香港“非法占中”事件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各个国家的意识形态的不同,媒介还会受到办报宗旨、报道方针、新闻价值取向、社会文化规范、社会价值标准等重要因素的影响,对香港“非法占中”事件的报道因而也就产生了完全相左的多种报道倾向,而作为某种报刊或者新闻的读者,势必就会在阅读此类报道后在心理层面上受到或深或浅、或多或少的媒体的报道内容和报道的倾向性地影响。因此,媒体在一个事件的扩大化影响和对受众的重新结构化认知层面上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作为新闻、媒体的工作者应当重视自己的角色产生的影响,为公众努力提供一个更为客观、真实的拟态环境,从而有利地指导普通人的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