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工作总结 更新时间:05-25 来源:网络
(一)遵循原则
1.轻松体验原则。教师创设的情境应该是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这种氛围能够让学生自由思考,产生各种疑问,并通过自己的思考,探求谜底,解决问题。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找
到答案,解决问题同样重要。要让学生喜欢思考,寻找答案的过程,让学生享受动脑思考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2.指导性与自主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在必要时去帮助引导学生。教师要与学生保持一种学习者与引导者的新型师生关系 ,这样师生才能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鼓励学生去主动思考,指导学生去探究发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探究精神。
3.直观性与暗示性原则。只有直观性与暗示性统一,设计的情境才有意义,设计的情境要直观有吸引力,引发学生自己主动去求知欲,引起共鸣,达到理性认识[18]。如在教学《夹竹桃》一文时,教师向学生展示夹竹桃的图片,让学生直观上认识了夹竹桃。但同时又引发了疑问,夹竹桃外表并不是非常漂亮,为什么作者这么喜欢它呢?引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要到文本中找寻答案。
4.意识与无意识统一的原则。意识与无意识统一,其实就是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交替并存的状态[19]。人的认识有一定的规律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能引起学生有意注意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同时,教师若想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
受到情境的影响,达到教育目的,创设的情境必须是轻松和谐的,同时教师也要照顾到学生的感性与理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适时与适量性原则。情境的创设应选择合适的时机,起到引领和促进的作用。否则创设的情境就失去了作用和意义,只能适得其反。同时情境的分量也应该适量,不可太多,而导致教学内容无法完成。
(二)把握情境教学的操作要义
1.以“美”为出发点。情境教学首先要从“美”出发,但不仅仅只是把美作为一种手段,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无处无时不充满美。把美做为情境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让儿童在充满美的情境中,发展主体性,体验人生的幸福,塑造健康人格。教学活动本身就是智慧
和情感融为一体的活动,所以教学活动必须充满能激发人情体验的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社会美,这样才能影响儿童的智慧,情感,以及身心的健康。教学活动中充满美,儿童才能去鉴赏美,爱上美,并使儿童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2.以“思”为核心。每个儿童都拥有无尽的创造潜能和无限的智慧,教学活动要明确以发展儿童的思维为核心。现代教育中,教师要是学生的开发者,唤醒者,开发儿童的潜力,唤醒儿童的思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情境中获得丰富的表象和经验,在审美的愉悦中,
发挥无尽的创造能力。在认识典型情境中,思维飞的更远。
3.以“情”为纽带。教育是育人,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人,让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和道德感。情境教育就是创设合适的情境,引发学生相应的情感。这些情感会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通过文本的学习,学生也能够表达出内心的情感。以情为纽带,也包括学生与学生间的亲密合作,学生与教材间的情感交流,学生与教师间的积极互动。在情感的推动下,学生能主动学习。
4.以“儿童活动”为途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儿童活动”必须要有特定的氛围,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强烈情绪。课堂上播放的视频,音乐,角色扮演,跳舞,这些活动都是以发展儿童的情感,知识,能力为目标导向。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主动的去参与课堂活动,获得发展。
(三)选择方法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一个人的阅历、体验和情感往往来源于生活,所以情境的设计最好是贴近人的生活,这样才更容易激起人的情感体验。使语文更加贴近生活,更容易被学生感知。在教授《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时,教师问学生,茫茫宇宙中,除了
地球,你们还知道哪些星球呢?学生回答有,金星、冥王星、海王星等。教师自然引入:
“那今天我们来学习地球的“孪生兄弟”---火星,看看它与地球有哪些不同点和相似之处。”自然而然的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学习联系起来。
2.提出疑问,激起好奇。小学生对于未知总是充满了好奇,老师巧妙抛出一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就顺教师的问题往下走,往下思考。在教授《狐假虎威》一文时,教师提问:“如果你是一只狐狸,你有办法让森林中所有的小动物都害怕你吗?一起来看看文中的狐狸是
怎么做的吧。”学生怀着好奇,去到课文中,一探究竟,很自然就进入了情境中。
3.利用多媒体观看图画或影片。这种情境设计最方便操作,直观形象的知识也最容易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多媒体课件可以视听结合,具有强烈的渲染性,让学生身临其境。比
如,在教授《看云识天气》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些不同的云的图片,让学生从直观上了解云的各种形态。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什么样的云代表着什么样的天气,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哪些云呢?
4.利用音乐,渲染气氛。艺术种类中,音乐是表现能力最充分的一种,它可以形象地反映现实生活,影响人的心灵。语文课堂上,配上合适的音乐进行朗读,背诵,在学生在音乐中的体验更生动,更深刻,更简单。在教授《赶海》时,配上《大海啊,故乡》的音乐,学生很容易就被歌曲带到了海边,这样更有助于课文的学习。
5.角色扮演,真切感受。角色的扮演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加感兴趣,学生也体会得更加深刻。学生通过朗读复述,或演示操作,或描画表演,都更加贴切课文中人物的感受,学生带着情感色彩去学习,则体验更加深刻[20]。《负荆请罪》中,让学生扮演廉颇,蔺相如两位主人公,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蔺相如的大度与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
结论
笔者在小学语文情境教育的实践研究中发现,只有学生自己对教学内容感兴趣,主动乐意的去参与课堂,学生才能变成“我要学”,所以创设合适的情境是情境教学的前提。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在教学中,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得到提高,课堂效率得到促进,这是情境教育的结果。所以教师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不同需求,灵活合理的创设良好的情境,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融入课堂,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并获得审美体验,提高鉴赏能力。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若是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主动积极的学习,在课堂上保持注意力集中,教师必须要灵活设计情境,避免情境教学的几个误区,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灵活设计有教育意义的,富有美感的情境,引发学生相似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做到“口到”、“眼到”和“心到”,使课堂变得高效,发扬学生的个性,实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