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研究思路 更新时间:05-24 来源:网络
从更好地发挥课前三分钟演讲的价值作用的角度,笔者设计了以下策略。
演讲内容
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经历一下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自由演讲(三年级)
丰富的教育工作经验让苏霍姆林斯基相信,“儿童的说话愿望是一些细小的源泉,它们汇合成‘教学与教育的统一’的大河”[1]。因此在这一阶段主要让学生产生对说话的兴趣,达到敢说、愿说、乐说的目的。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开始阶段最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喜欢上说话,乐于说话,因为兴趣的结语常常是两个字:出色。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是刚接手这个班级就要向之前的班主任请教,对学生有个初步印象。模仿是该阶段的起点,要从趣味入手,让学生乐说。三年级的学生一开始要面对全班同学演讲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结结巴巴是不可避免的,比较羞涩的会有一些畏惧,所以演讲不能太难,让学生讲述一些身上的趣事、自己读过的小故事等,吐字清晰,表达清楚就好,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符合心理学上的皮革马利翁效应(教师的期待、鼓舞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作用),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善于激励学生,不仅在上台时要鼓掌,在下台时也要给予掌声。这样一来学生就不会害怕说话,自然而然就敢于说话了。刚开始时,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要太高,声音洪亮就好,演讲结束后,同学们要给他们鼓掌表示鼓励。过一段时间后,教师会要求学生演讲的内容要较为精炼,体态要大方。
经过这一阶段的练习,大部分同学对演讲不会那么排斥,基本能够达到“敢说”的要求。笔者认为这样会激发学生对语文课学习的期待和兴趣。当然,这还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贯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具体要求。
2.第二阶段:命题演讲(四年级)
在三年级“乐说”“敢说”“想说”的基础上,四年级应努力完成“会说”的目标。
“命题演讲”是“自由演讲”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它适用于四年级的学生,符合其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是该活动继续下去的强大动力。老师应在演讲前提出命题,让学生提前准备,并对课堂演讲提出恰当要求,学生在演讲时候眼神要面向台下同学,不能低着头,配合一些面部表情、简单的手势,以语气的高低起伏去传达感情的色彩,说话时能情感流露,力求“会说”,表现好的同学可以得到奖励。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老师可选择不同内容进行训练,就一篇好的文章,或一本喜欢的书,或联系语文课本的话题,或联系热门实事来进行观点的阐述。
命题一:谈谈一篇好文章
通过三年级的训练,大部分同学能达到“敢说”的要求,为了进一步获取知识,提升阅读能力,在一开始的半学期,教师可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一篇篇幅短小、语言优美的文章,介绍给同学们,并谈谈自己的感悟,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可以做做笔记,这难度并不大,花费时间也较少。演讲结束后,再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锻炼讲者和听者的同时,又调动了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语文语言文字之美和情感之细腻的感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一段时间后,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会比之前有所提高,对文章的领悟能力会有所提升。
命题二:说说你最喜欢的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1]”因此教师需要根据语文的性质为学生设计课外书籍的阅读,让学生爱上读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清晰记得小学的时候按照学校的规定买了很多丛书,最后它们只是躺在书架上落了几层灰,老师只让我们课后自己去读,缺乏明确要求和相关检查。所以这样的命题其实是对学生读书情况的检查与反馈,是督促学生认认真真进行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本书作为演讲内容,体裁、年代不限,但必须谈谈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学生为了准备演讲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中,不会敷衍了事。在演讲的过程中,学生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听者有时沉浸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有时陶醉在无限美丽的风景中,听者不仅获取了丰富的知识,对没看过的书籍有了一定了解,如果听的过程中产生了兴趣,促使他会去读这本书,甚至会在书里寻到自己崇拜的对象,找到人生的理想。让每个学生找到一本他自己的书,在他的心灵里留下终生不可磨灭的痕迹,是每位教师力求做到的。为了促进活动的有效性,四年级应开设班级图书角,让同学自愿带书,方便交流阅读。这样半学期过去,学生的阅读量会惊人增加,能做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40 万字的要求,烘托读书氛围,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命题三:语文课本的延伸
语文的学习空间是广阔的,不仅停留在课堂上,更要走向课外,走向生活。语文课本的延伸这一命题是在学生愿说,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础上开展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学习过的课文能够理解得更加深刻,期望能有不一样的收获。笔者在四年级实习时,讲到诚实与信任这一课,文中讲述了主人公身上发生的一件事,“我”在傍晚开车回家的路上,一不留神把旁边小红车的反光镜给撞坏了,“我”没有逃避而是主动在纸条上写了自己的电话和姓名,之后双方通过电话化解矛盾,说明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笔者当时指定这一话题让学生演讲,作进一步的探讨和交流,一位学生在演讲的过程中举了华盛顿主动承认自己樱桃树的例子和郭沫若的例子进行观点的正面论证,其他同学在听完后举了一些反面例子,这就使学生提前学习了观点的正反论证,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这些例子的积累有助于日后迁移到写作中,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命题四:热门时事
当代小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多种途径了解最新发生的事情,语文学习也要与时俱进,可通过对热门时事进行探讨来学习。小学生还处在心理发展比较低级的阶段,尤其理解能力还不够,教师在选择热门话题时候要做出一些挑选,符合中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在他们理解范围内。比如最近有这么一幅漫画,是下雨天一位女士给乞讨者撑伞,可以让学生围绕这幅图进行演讲。这样一来语文的学习和社会中的热门时事联系起来,体现了“生活处处有语文”,对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和语文学习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