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研究思路 更新时间:05-23 来源:网络
家庭作业设计主体的多样性即改变传统的、教师依照自身主观愿望要求学生完成作业的专制局面,使学生参与到家庭作业的设计环节中,实现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需要,自己为自己设计作业并完成。除了教师设计、学生设计,教师还可组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方式确定家庭作业的内容、形式,进一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黄山奇松》一课中,教师可征求学生意见,指导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
生:回家后搜集黄山奇松的图片,下节课展示。
生: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写一段总分总结构的话。
生:回家后向大家介绍黄山奇松奇在哪里。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如此设计的家庭作业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自己设计自己完成,这样的方式也更能激发学生的责任感、求知欲。
(二)层次性
每一个班级体内都存在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的学习水平分层,但传统的家庭作业设计中并未体现设计分层的理念,往往是各水平学生完成同样的作业,弊端极为明显。教师应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把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发展作为设计家庭作业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对于优等生,教师应设计探索创新型的家庭作业,使其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注重发展此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中等生,教师应着力培养其“举一反三”、
“闻一知十”的迁移能力,设计拓展型的家庭作业助其思考。对于班内的学困生,教师应控制家庭作业的难度,将目标设定为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避免其产生畏难的消极心理。
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中,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将家庭作业设计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抄写词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段落诵读、抄写。
第二层次:你的童年有什么趣事?怎样像作者一样把自己的乐生动地表达给别人听?选择一两件你最想和同学们分享的,下节课交流讨论。
第三层次:萧红把课题命名为《我和祖父的园子》,回家后读一读她的代表作《呼兰河传》,想一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三)开放性
教师设计家庭作业,必须树立科学的资源观,不把教材及相关资料作为唯一的作业来源。社会资源、社区资源、家长资源、教师资源、传媒资源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依凭。所以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不再将思路局限于课本、配套练习等狭隘的范围中,不应视设计作业为可有可无的工作,而要充分利用广泛的资源,设计贴近学生生活、来源丰富的家庭作业,体现家庭作业设计的开放性要求。
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中,教师可布置如下家庭作业:
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你被彭爷爷爱骡子但更爱战士的精神打动了吗?回家后,同学们可以让爷爷奶奶给你讲讲长征的故事,也可以上网搜索或者阅读相关书籍,一起走进那场伟大的漫漫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