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开题报告模板 更新时间:01-10 来源:网络
1.课题来源
德彪西法国印象主义代表人物,音乐语言独树一帜。本人在钢琴学习中一直对德彪西的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接触到德彪西的《儿童园地》后使我有了想要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德彪西音乐的想法。在不断的学习和练习中对此曲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它的创作背景,演奏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选择此曲作为我的毕业论文选题。
2.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儿童园地》这部钢琴组曲由六首小品组成,写于1906到19O8年之间,作品充满了德彪西对自己女儿的温柔之情,为了突出俏皮的音乐形象,他改用简洁的手法形式使每一首作品都有作者的精心设计和别致的安排,其中他的个人艺术风格体现的淋漓尽致。这六首乐曲的音乐素材来源于三岁小女儿秋秋的生活天地和身边的玩具,小象金波、洋娃娃和可爱的黑人木偶等。德彪西站在一个父亲的角度去细心观察女儿周围的事物,在他的题词“为了明
天的一切,随同父亲的温和的好话,把本书献给我亲爱的小宝贝。”中可以体会到,父亲对小女儿浓浓的爱。通过对此曲的研究,把握《儿童园地》的创作背景,创作特色和演奏特点。了解到印象主义音乐与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在风格、演奏上的区别,更好的指导演奏实践。
研究意义:《儿童园地》是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作之一,德彪西通过他细微而独有的审美感知将一般视觉转化为了音乐听觉,通过和声的色彩变化,借助音响的运动,将父女之情细致入微的体现出来。进过研究能更好的展现作曲家对意境的描写,对色彩的刻画和思维的表达。此外对此曲演奏技巧上有很大的帮助,能从指法,触键,踏板等方面提高演奏技巧,更好地演绎音乐。
3.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及综述
德彪西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站在浪漫主义的漫长世纪之末”又开启了现代音乐之门。钢琴曲《儿童园地》更是代表作品,国内外对作品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美国汤普森著的《德彪西——一个人和一位艺术家》,介绍德彪西每个不同时期的重要事件以及一些创作作品的经历,对德彪西的一些音乐作品也进行点评。于润洋的《西方音乐通史》中有对德彪西生平简介及《儿童园地》的意境特色分析。还有很多的论文期刊也有对《儿童园地》的研究,如武沂冬的《以<儿童园地>为例谈德彪西的音乐语言特点》从和声、曲式结构和节奏特点入手进行研究。并且在《以<儿童园地>为例谈德彪西音乐的印象派演奏技巧》中从触键和力度、踏板的运用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邱进乐在《一部不可多得的童心之作——德彪西的钢琴组曲<儿童园地>》中,从曲式结构入手进行研究。等等一些研究文献,有的是研究和声特点,有的是研究曲式结构,有的是研究演奏技巧等。研究面很广,对我研究得彪西《儿童园地》的音乐与演奏提供了帮助。
综述:从本人对钢琴组曲《儿童园地》研究资料的收集来看,对于此曲的和声、调式、织体、音乐的画面性等方面的研究文献已经有很多,而本人从此组曲的演奏特色进行深入的探索分析,能更好的为弹奏提供理论依据。
4.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内容:
(1)德彪西生平简介
(2)德彪西求学经历与作品
(3)德彪西的音乐风格及创作特点
(4)钢琴组曲《儿童园地》的创作背景
(5)钢琴组曲《儿童园地》的独特的演奏特点
1)指法的运用
2)触键的技巧和方法
3)和声色彩的处理
4)踏板的运用
5)思维情绪的调动,音乐的瞬间感和光影色彩
(6)德彪西与拉威尔创作风格的比较
(7)德彪西教学研究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专家访谈法
5.研究条件
本人学习了西方音乐史,对德彪西有一定的了解,对印象主义音乐语言有一定的了解,对音像主义音乐语言有一定的认识。学习了曲式和声等基础课程,为研究《儿童园地》的曲式和声提供条件。在大学中大量弹奏了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作品及中国作品,能辨析各时期演奏作品的特点,从而为自己弹奏印象主义作品提供技术保障。但是我对印象主义音乐的了解还比较肤浅,有待更深入的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通过仔细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进行分析对比,对其中具有独特见解与影响的成果进行综合性运用。 2)总结、归纳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演绎要点,对其作详细分析并得出具有一定自身体会的理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