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开题助手 更新时间:06-20 来源:网络
虹影是早已名闻海内外华文读者圈的英籍华人女作家,其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广受争议的作品一样长期受到读者关注。《饥饿的女儿》写于1997年,这恰是中国当代女性自传小说写作的一个高峰期。“女作家写的自己的故事”、“自传小说”、“性体验”、“隐私”,成为报刊和杂志宣传的策略。不管作者的创作初衷如何,“真实”和隐私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商品。虹影曾说过 《饥饿的女儿》是一本100%的真实的自传体小说,而主人公就是她自己。
目前对于《饥饿的女儿》这部作品的研究多数从饥饿主题的角度出发,怀着强烈的历史感,探寻主人公六六从小到大生活中的苦难意识。人物命运与历史的沉浮结合在一起,也使得小说有一种厚重感。张庆辉的《时代的细部——读<饥饿的女儿>》。论述了《饥饿的女儿》是对60年代三年大饥荒时代的真实写照,是对那个时代的还原,是时代的细部解读,关于生理的和心理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全面描写;《饥饿的女儿》更大的文本价值,是为现实主义创作流向提供了成功的典范,展示了现实主义创作震撼人心的艺术价值。张庆辉认为这种向现实主义的回归是一种新的超越。阮南燕的《对生命本真的还原和超越——虹影<饥饿的女儿>解读》,论述了作为自传体小说的《饥饿的女儿》,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自我叛逆品性的成因,在对城市贫民生存地域的本真还原中,隐含着作者对苦难历史的理性思索。周山丹的《女性自传故事的另一种说法——评虹影<饥饿的女儿>》,本文分析了这篇自传体小说的不同之处,在于小说把个体经验同一个家庭、一个地方、一个民族交织在一起,认为作品把个人遭遇同国家、民族的历史相结合,因而具有厚重的历史意蕴,增强了作品的审美意蕴。本文依次从叙述视角、冷静客观的叙述风格等方面叙述了虹影《饥饿的女儿》与以往一些女性作家的自传体小说的与众不同之处,从而总结出,《饥饿的女儿》的出现为女性写作开辟了新的途径,展示了女性故事的另一种讲法,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写作手法具有某种参考价值。赵华的《直面灵魂的书写——评虹影<饥饿的女儿>》,该文通过分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论述了虹影从以前写作中的白日梦式的境遇中走出,开始回到现实,以女性的视角审视历史的变迁,是对以往女权主义的一种反击。这一类对《饥饿的女儿》的研究具有一个共同点。威斯康辛大学密尔沃基分校的徐建对《饥饿的女儿》做了深刻的解读。他首先批评了两种阅读方式,一种是把《饥饿的女儿》当作真实的自传来阅读,而忽略了其中的虚构成分;另一种是把它作为人类学意义上的情报资料来对待,以满足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了解当代中国情况的要求,而忽略了小说的创新意义。在他看来,虹影小说中女性人物属于“二十世纪饥饿女性人物长廊”中的一员,从中可以看到二十世纪饥饿主题的连贯性,更为重要的是虹影小说创新的地方即描写出了城市贫民的苦难生活,以及塑造了一位来自工人阶级的坚强的母亲形象。
而在女性意识、饥饿主题、母亲形象的探究之余,鲜有人关注小说中的父亲形象。小说中的父亲形象包含了一整个“父亲”意群——生父、养父和历史老师。男性并不是为了衬托女性的单一存在,而是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的独立形象。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饥饿的女儿》中有这样一段话:“三个父亲,都负了我:生父为我付出沉重代价,却只给我带来羞辱;养父忍下耻辱,细心照料我长大,但从未亲近过我的心;历史老师,我情人般的父亲,只顾自己离去,把我当作一桩应该忘掉的艳遇。”这段话也是我选择研究此课题的初衷。虹影曾经自称:“生下来就和女权主义不谋而合。”长篇小说《饥饿的女儿》的写作与命名,更加助长了阅读者、研究者对虹影所谓女权主义的重视。对作品中的“六六”、“母亲”、“大姐”的研究、评论极为热烈,而男性形象则相对淡化。但虹影在塑造女性形象的同时,并没有以某种武器或对抗性的力量来简单否定男性,她同样给我们展现了男性世界的悲惨与愁苦。男人并没有因为自古以来的优越性而获得真正的优越,他们和女性一样遭受着苦难。《饥饿的女儿》中无论是养父、生父还是历史老师的形象来说都很完整、丰满、个性鲜明,他们在“六六”的成长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对于《饥饿的女儿》中所有受苦受难的人们而言,对于作家本人而言,“饥饿是永远的,饥饿是一种记忆,一种意识,所以更加饥饿”。正是《饥饿的女儿》中“生父”、“养父”、“历史老师”这些苦难深重的男人和“六六”、“母亲”、“大姐”这些苦难深重的女人,以及许许多多、林林总总的女人与男人的悲惨命运,共同构成了虹影永世难忘的“饥饿”记忆,也共同构成了与“饥饿”水乳交融的父亲形象。
基本内容:
(一)绪论:在饥饿中永逝与幸存的人们
(二)分别论述三位父亲的不同形象及经历
1.生父:重情重义
2.养父:隐忍善良
3.历史老师:理想放纵
(三)总结三位父亲对主人公六六命运的影响
1.生父:为六六付出沉重代价,却只给她带来羞辱
2.养父:忍下耻辱,细心照料我长大,但从未亲近过六六的心
3.历史老师:情人般的父亲,只顾自己离去,把六六当作一桩应该忘掉的艳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