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免费论文 更新时间:07-19 来源:网络
绘本的视觉美不仅仅来源于图画,为此,以探究绘本中的文字美为目的,研究者通过访谈进行深入的了解,相应部分访谈对话交流如下:
访谈案例一:
提问:对于绘本中的文字您有什么看法?它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教师A:我认为绘本中的文字是对绘本图片的补充,它的美在于语言精炼、符合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B:绘本文字是简洁的概括提示作用,不是阐述作用,文字的美体现在风趣幽默、简短钢炼。
追问:那您是如何看待绘本中大量文字的?
教师A:字多的原因在于图片无法讲述故事内容,只能依靠文字来讲述故事内容了。对于这样的绘本我是不愿意推荐给孩子阅读的。
教师B:文字有自己的艺术价值,如果是给孩子看的,只要图大字小,孩子喜欢就可以了,孩子在观察图片的时候,也会注意到文字。家长通过阅读文字,可以丰富故事的内容与情境,从而帮助孩子体会到文字的重要性。
在研究者针对探究绘本中的文字美进行访谈时,从两位教师所表述的内容来看,绘本的美在于语言的精炼,符合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具体体现在:
1.绘本题材丰富
绘本题材丰富多彩,大概分为15-20类。但明天出版社出版的绘本在题材选择方面贴近孩子的生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大概分为:生命教育、品格养成、情绪管理、自然环保、日常卫生、安全保护等。
研究者将探究绘本题材和主题的美为目的,通过访谈进行深入了解,相应的对话交流如下:
访谈案例二:
提问:您比较喜欢什么主题类型的绘本?一般会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绘本呢?
教师A:我比较喜欢风趣幽默、能让我感到开心与快乐的绘本,会为孩子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比如说:贴近幼儿生活的,幼儿熟悉。
教师B:我比较喜欢情绪管理类的绘本,但作为幼儿教师,我更多的是结合教学计划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绘本。
访谈案例一是研究者以探究绘本题材和主题的美为目的与两位教师的对话交流片段,从以上访谈对话中我们可以发现作为一线教师来说,他们认为绘本题材和主题的美在于:
(1)符合幼儿认知水平
题材的选择应考虑到儿童的接受性和兴趣所在,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是早期阅读的关键。比如说《好大的红苹果》属于一本低幼儿绘本,从封面来看,它是难以吸引眼球的。因为无论是从封面、封底还是从整个构图、语言和故事来看,它都是如此的简单与朴实。但这本书称得上是低幼绘本界的经典之作。因为苹果是孩子最早认识的、也是最熟悉的水果之一,而在我们的潜意识中红色是好苹果的象征。吃又是孩子仅次于睡觉的一种日常生活活动。《好大的红苹果》的故事内容便与吃有关,俗话又说:“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作为温带水果之王,吃苹果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说,从题材选择方面来说,它贴近孩子的生活,符合幼儿的年龄与认知水平。所以这本简单易懂的绘本故事适合低幼孩子,也称得上是经典。
(2)符合幼儿年龄特征
好奇、好问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的脑袋里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风到哪里去了》讲述了天色渐晚,小男孩躺在床上开始提问,白天哪儿去了?风哪儿去了?接着,是山、海浪、云、落叶……它们都到哪儿去了?母亲坐在床边,耐心地回答了他一个又一个问题,然后告诉他,没有什么东西是会永远消失的,它们只是去了另一个地方。妈妈耐心的背后,是出于这样一种意愿吧,她想告诉孩子,有一天你也会见不到我,但是我并不是永远地消失了,我只是去了另一个地方。温暖的画面,优美的文字,朴素的道理——适合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
(3)符合幼儿心理需求
孩子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但独立心理也不断增长,我们应该给为幼儿的自主学习与独立性的发展创造适宜的机会与条件。如2岁左右的孩子,正被穿裤子不熟练困扰着呢,作为擅长穿裤子的大人,我们容易忽视到这点。成年人看完《阿立会穿裤子了》,也许会觉得故事太简单了,缺少跌宕的剧情吸引人,但是本书贴合了宝宝们的心理需求,符合幼儿独立发展的需要,是为这个时期的宝宝量身创作的图画书。家长们如果能够在读这本图画书之前,和宝宝一起谈到穿裤子的话题,为阅读本书做一些铺垫,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后,再将阿立的故事用生动的语气讲给孩子听,宝宝一定会喜欢上这个故事,并且会从书中找到共鸣和乐趣,因为阿立做的事情就是宝宝自己日常做的事。这类能够巧妙结合幼儿日常生活经验的“生活类图画书”,能帮助宝宝在自己的生活里树立信心,最适合2岁左右的宝宝看。
绘本是儿童文学的一个分支,它具有一定的审美意识形态和语言艺术。绘本中文字的表达更是含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情感特征。因为绘本有一部分的读者是幼儿,所以儿童绘本的语言有个显著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因为幼儿不仅仅只是看故事,还需要听故事。因此,文本的表达在故事的讲述、情节的发展与融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重复式的叙述
重复式的叙述是绘本的特点之一,由于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行为的重复,使人物的性格特征得到反复强化,形象也更加鲜明生动,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和句型的重复出现,表现出一种轻松简洁的感觉,这种循环反复的结构,读起来趣味盎然,使得儿童在熟悉的重复中轻松地把握人物特点和故事进程。
《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连锁式的情节,重复式的对话有助于孩子领略到了语言的音韵和节奏之美。在聆听和朗读动物们的对话时了解颜色与动物,在韵律中记住它们,并使认知的过程充满游戏性、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