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10-04 上传会员:娶你,敢嫁么
分类:小学阅读教学 论文字数:12787 需要金币:1000个
[摘要]阅读是人类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活动,阅读水平的高低对于语文学习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了感悟一词,感悟是在感受、体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思维与理解。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感悟式阅读?有关指导内容却不详尽。本课题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研究和小学语文教学中感悟式阅读教学运用的实例分析,探讨小学语文中感悟式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感悟; 感悟式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
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是主宰课堂的权威。教师在讲台上想方设法把教参的旨意传经布道给学生,学生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己的见解,更谈不上自己的独特感悟。教师怎么告诉他们,他们就一字不漏地记下来,不亦乐乎。这样机械培养出来的学生,肯定会对语文学习有着强烈的厌恶和排斥。这种阅读教学模式没有认识到语文学科的特点“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片面强调“工具性”将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感悟式阅读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阅读教学方式,它打破了束缚学生发展的瓶颈。它留给学生充分自由支配的空间,把学生从教师的唾沫横飞中解放出来,学生更多的是自己阅读文本、质疑文本,最后获得对文本的深层意义的解读,以达到感悟的境界。感悟式阅读模式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
近年来,感悟式阅读教学在实际实践中却存在着各种弊端。如教师首先过度依赖教参,没有对文本进行自己的感悟。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只是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便走进课堂。”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所有教师都强调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因此,现今课上,教师从一个滔滔不绝的传经布道者又转变成了一个多媒体工具的操纵者。从上课到下课,教师很少说出自己的见解,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都是学生在发言,教师俨然成为一个局外人。此外,关于感悟式阅读教学的研究,一线教师经验总结类文章颇多,理论研究较少,且理论研究类文章也存在着理论基础单薄,理论体系有待完善等不足。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可以更多的挖掘感悟式阅读教学的特点,能为感悟式阅读教学进行一些理论补充,为其实施寻找到愈加丰富可行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