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11-07 上传会员:溪老师
分类:科技学院 论文字数:18554 需要金币:2000个
摘要:《人类发展报告》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主持开发的一系列研究报告,其关注全球最为迫切的发展议题,并为其提供政策建议。2017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布了《2016中国人类发展报告》中的相关数据,为探讨诸多中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供了数据支持。这些数据当中虽然出现了社会组织数,却并未对其进行解释说明,也未对其背后所包含的经济现象进行探索研究。此外,在国内主流的文献库中也未曾发现关于社会组织数的相关研究。
本文通过《中国统计年鉴》和《2016中国人类发展报告》中的相关数据,多次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等统计方法,结合实证分析,探讨了社会组织数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具体方程如下:
Y = 1171.93749978 + 0.716875089977*X1 + 27.0885014323*X2 + 0.150029199282*X3
式中,Y为社会组织数,X1为GDP,X2为高校数,X3为宗教寺庙数。通过统计检验,以上三个因素对社会组织数都有显著影响。
对于社会组织数的研究极少,选取与之密切相关且有代表性的要素就显得极为重要。起关键作用的决定性因素无外乎物质和思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GDP又是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最好标准,选取GDP作为因素无可非议。而思想的反映,从科学层面上可以通过高校数,其代表着一个地区的科学培养能力,也能反映该地区学术上的活跃程度。从信仰层面则是本文独树一帜。科学上所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人们往往求助于信仰。信仰也是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宗教寺庙数与高校数相对应,是一个地区宗教需求和宗教活跃程度的体现。
社会组织数与经济之间相互促进,经济发展会带来社会组织数的增加,而社会组织数的增加反过来也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随之增加,生活质量相应提高,对物质的需求越来越少而对精神、文化上的上需求却日益增长,因而,会自发性或引导性的参与或创建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而不同的人在同一个社会团体中的不断联系,一定程度上也会带来经济活动,促进经济的发展,不断地建立良性循环。
高校本身新知识的培养,会促成一些高新技术社会组织的发展,而这些社会组织则是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所不能及的。另外,高校中鼓励社团活动,积极参与到社团活动的高校毕业生在步入社会中也会有更大的可能性去创建或参与到社会组织当中,从而带来社会组织数的增加。
此外,作者曾数次亲身参与到宗教活动中,开放性的探讨了社会组织数与宗教寺庙数的关系。现如今的宗教除去本身的宗教文化传播之外,亦是一个不同人群之间进行交流的媒介,寺庙的数量反映了一个地区对宗教活动的需求,宗教活动越多,与陌生人接触交流的机会也越多,而在宗教活动中发现相同兴趣进而创建参与新的社会组织的情况就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数 方差分析 加权最小二乘法 多元线性回归 Eviews软件
目录
摘要
Abstact
1 引言-1
2 绪论-2
2.1 单因素方差分析-2
2.1.1 各个样本的均值-2
2.1.2 全部观测值的总均值-2
2.1.3总平方和(SST)-3
2.1.4组间的平方和(SSA)-3
2.1.4组内的平方和(SSE)-3
2.1.5检验的统计量-3
2.1.6统计的决策-4
2.2 多元线性回归MLR-4
2.2.1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与回归模型-4
2.2.2 估计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4
2.2.3最小二乘法LS-5
2.2.4 多重判定系数和调整的多重判定系数-5
2.2.5 几个显著性检验-6
2.2.6 多重共线性-7
3 问题的提出-11
4 社会组织数与GDP之间的关系-11
4.1各省GDP总量与社会组织数的关系-12
4.2按照面积平均GDP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14
4.3按照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选取与社会组织数的关系-16
5 社会组织数与人口之间的关系-17
5.1社会组织数与人口总量之间的关系-17
5.2社会组织数与人口密度的关系-20
6 社会组织数与高校之间的关系-22
7 社会组织数与宗教之间的关系-26
8 社会组织数与多因素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29
9 结论-35
10 模型的反思-35
参 考 文 献-36
致谢-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