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1-23 上传会员:神笔马良
分类:文学比较 论文字数:16595 需要金币:1000个
摘要: 自1949年国民党战败占领台湾之后,台湾结束了长达五十年的“日据”时期。而从1949年的过去到2015年的今时,台湾在“蓝绿阵营”的轮流统治下已然稳步发展,但是两党之间的较量却从未停止。纵观台湾电影发展史,其重大的风格转折点、文化内涵转变均是与台湾重大的政治事件相连,尤其是其中隐含着太多“中国”的政治走向。从1987年“解严”之后的《悲情城市》,再到2005年“破冰之旅”以后的《海角七号》、《艋舺》等。台湾电影中“中国形象”一直都在不停地变迁,这样的变迁表现在影片内容中模糊的政治立场,影片发行的两岸营销模式,以及两岸合拍片的流行等等。台湾电影中的“中国”形象与台湾的政坛及台湾与大陆的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随着2014年底台湾“九合一”选举国民党的全面惨败和2015年1月5日“陈水扁”被批准保外就医一月,这些政治信号不难看出,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的结果不容明朗。在当前不明朗局势之下,对台湾电影中的“中国”形象进行梳理和总结,并从中找出今后台湾电影和大陆电影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格局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思路,纵向为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到今时台湾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变迁的各阶段各时期分界;横向为不同时期在形象表现、主题内涵以及合作方式中的特征。着重探讨2000以后到今时的变化和动向,力图从中找出台湾电影和大陆电影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台湾电影 中国形象 发展 新方向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5
研究缘起-5
前人的研究成果及其评价与分析-5
风格主题界定下的台湾电影历史分期-5
台湾与大陆电影关系史界定下的历史分期-6
期刊论文中对此课题的探讨-7
1.“二二八事件”以后的“中国”形象(1949年—1978年)-7
1.1台湾电影的历史语境-7
1.2“中国”的形象-8
1.2.1中国形象的“妖魔化”(1949年—1966年)-8
1.2.2“文革知青”的中国形象(1967年—1978年)-8
1.3形成缘由-8
2.《告台湾同胞书》以后的“中国”形象(1979年—1981年)-9
2.1台湾电影的历史语境-9
2.2“中国”的形象-9
2.3形成的缘由-10
3.“台湾新电影运动”中的中国形象(1982年—1987年)-10
3.1台湾电影的历史语境-10
3.2“中国”的形象-11
3.3形成的缘由-12
4.“李登辉执政”以后的“中国”形象(1987年—2000年)-13
4.1台湾电影的历史语境-13
4.2“中国”的形象-13
4.3形成的缘由-14
5.“民进党”上台以后的“中国”形象(2000年—至今)-15
5.1台湾电影的历史语境-15
5.2“中国”的形象-16
5.2.1中国形象的“父亲缺失化”-16
5.2.2中国形象的“同性恋焦灼化”-16
5.2.3中国形象的“自弃亲日化”-17
5.3形成的缘由-18
6.“中国”形象变迁的原因-18
结语-19
参考文献-20
致谢-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