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12-10 上传会员:阿里夫人
分类:文学比较 论文字数:10044 需要金币:500个
摘 要:中晚唐时期的苦吟诗人群是我国诗歌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以贾岛、姚合二人为核心。苦吟诗人的诗“清新奇僻”,侧重对细微寒狭的事物进行描写,视野狭小,风格趋于琐细;其诗歌格调,给人一种孤苦、凄凉或隐逸、避世感受,反映了苦吟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失落。本文从苦吟诗歌的总体入手,对苦吟诗歌的整体风格及其内部的个性差异进行分析。探究苦吟诗人的不同人生经历对其诗歌艺术风格的影响。搜寻苦吟诗风的成因与社会、个人、艺术之间的关系。并印证了文学是时代的声音这一真理,揭示了苦吟诗人是不可能脱离时代的樊篱,而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做着清冷寒狭的诗歌。
关键词:中晚唐,苦吟诗人,差异性,成因
绪论
中晚唐的苦吟诗人群在贾岛的熏染下逐渐形成了一个以苦吟为标志的苦吟诗派。苦吟诗人们的人生经历都很相似,出身苦寒,仕途不顺,与僧人交流等等。他们基本上具有一种共同的心态,对人生感到苦闷,隐于清苦幽静的生活,从佛教里面寻求心灵安慰。他们的心态给苦吟诗歌烙下清晰的苦吟印记,其诗歌风格“清新奇僻”,意境“苦”“清”,蕴含禅思。因此吸引了许多学者从事苦吟诗歌反面的研究,如赵荣蔚的《晚唐苦吟诗人的诗心禅思》、王醒的《贾岛苦吟诗风的形成和特色》、李建昆的《中晚唐苦吟诗人探论》等等。他们从代表人物诗歌特征、苦吟诗风、苦吟内涵、佛学禅思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苦吟诗歌的研究可以说是较为完善。本人特此借鉴他们的研究成果。通过对晚唐苦吟诗风的整体了解,进而分析他们诗歌内部风格的差异性。从其诗歌分析中,探究苦吟诗人创作心态的成因及其对作品创作的深刻影响。